俱舍论二卷二十一页云:何缘色等,正是所识;而名眼识,乃至意识,不名色识,乃至法识。颂曰:彼及不共因,故随根说识。论曰:彼谓前说眼等名依。根是依故,随根说识。及不共者;谓眼,唯自眼识所依。色、亦通为他身眼识,及通自他意识所取。乃至身触,应知亦尔。由所依胜,及不共因;故识得名,随根非境。如名鼓声,及麦牙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三时教】 又作三时教判,指佛陀教法的三个时期。唯识宗的三时教判,是唐代窥基,根据《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之...梵语 bālabhaksa。饿鬼之一。意译为食小儿。据正法念处经卷十六所述,一切饿鬼皆因前世时,多起妒嫉、破坏之恶心,...全一卷。略称唯心诀。宋代僧永明延寿(904~975)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为永明延寿阐明其唯心思想之著作。...(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大之一。相者德相也。言真如之体,具无量无边之性德也。起信论曰: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譬喻)又作慧筏。拨同筏。智慧为到彼岸之船筏,故曰慧拨。性灵集六曰:舍慧拨于彼岸。...(一)即指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五及窥基之法华玄赞卷三所载之进趣方便、权巧方便、施为(施造)方便、集成方便。(参阅...指由朝廷颁给度牒,证明其出家身分之出家人。相对者为私度之出家人。或指被任命为僧正、僧都、律师等僧官之出家人。...别受,“通受”之对称,即指仅受摄律仪戒之一分,而不通于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受此戒时,须具足十师(三师七证)并...皈向、依靠、救度之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叫做皈依三宝,也叫做三皈依。...梵名 Vibhajya-vādin,巴利名 Vibhajja-vādin。音译毗婆阇婆提、毗婆阇缚地。又作分别论师、分别说部。指作分析论...(杂语)教之诫之也。无量寿经下曰:佛语教诫。...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有几位学生,见了我说道:师父,我们急切地希望学得快些、多学一些。随后又调皮地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今...
一个学佛行人,得要有一个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里要孝养父母,兄弟姊妹要有亲情,恭敬,朋友之间也是有一些道义上的...近年来,色-情泛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时有所闻。 男女色欲,本是凡夫众生多生多劫的习性,若是谁个...
佛教里有句常用的话: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就是说,还没有成佛之前,要先把人缘结好了。为什么呢?佛法讲,如果你成...
诵经他有一个规矩的,按照这个诵经的规定呢,上来一般就是唱《炉香赞》就行了,炉香乍熱,后边呢,就是《开经偈》,...问: 我曾在网上查过咒语的来历、定义和作用,但说法不一,莫衷一是。看到的主要说法有二: 说法一:是梵语某句话的...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实,偏,圆各异,无非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复本心性而已。 ...
金钱这个东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价值,手段的价值,而不是目的性的价值。当然,穷人在挣活命钱的时候,企业家在做...
诸识得名随根非境
【法相辞典】
【诸识得名随根非境】 p1356
上篇:薯欲过失略有八相 | 下篇:诸行生时九法俱起 |
正因、了因、缘因。正因是众生本有的真性;了因是明白一切真正的道理;缘因是修种种真实的功德。...
三时教
婆罗婆叉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相大
慧拨
四种方便
官僧
别受菩萨僧
皈依
分别论者
教诫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知行合一最实际

对众生要有仁爱慈悲之心
生死轮回淫为首

佛道未成,先结人缘

如何诵《地藏经》
如何看待佛教的咒语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