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无常之人生,如风吹之灯火也。归敬仪上曰:“经曰:命如风中灯,不知灭时节。今日复明日,不觉死时至。冥冥随业缘,不知生何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观无量寿经说修净业正主的因有三种, 第一种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二种是受持三归、具足众...全一卷。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基于华严宗初祖杜顺之五教止观,阐明华严宗之观门。分为法是我非...跋伽婆,梵名 Bhārgava,巴利名 Bhaggava。又称婆伽婆仙、婆伽仙、跋伽仙。意译作瓦师。又称无不达。为住毗舍离国...(流派)自在王菩萨经列种种之外书,中有曼荼罗咒术经。...(一)一般以大悲观音、大愿地藏、大智文殊、大行普贤为四大菩萨。若称法华四大菩萨,则指弥勒、文殊、观音、普贤;于...为日本丛林仪规。每年夏季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雨安居,冬季十月十六日至翌年一月十五日为雪安居。日本临济、曹...子题:提婆、提婆达多、调达、增上地、出佛身血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佛在弥尼楼国,度八释子,诣瞻波国,并证...资持记释云:“律论所制,皆谓避世讥疑,远防欲染故也。”(事钞记卷四○·三四·六)...【眼等触所生想】 p1000 界身足论上六页云:眼触所生想云何?谓眼及色为缘,生于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想。此中...(人名)Mātaṅga,又作摩灯伽,摩登伽。男曰摩邓伽,女曰摩邓祇Mātaṅgi,正翻曰有志。义译曰憍逸,恶作业。贱种...(术语)显教四智之一。诸大乘教说如来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识至于如来,为大圆镜智。大圆镜者。喻也,其智体清净,离...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序 「因果报应」是中国社会里所熟悉的观念,每遇善人沉冤得雪、家有余庆;恶人恶贯满盈、终得制裁之时,人们多有「...
【原文】 又,舍利子!于此杂染堪忍界中,五浊恶时,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说如是一切世间①极难信法,能生...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寥无几。比丘本为七众之首,统领下六众,时至今日,白衣上座,...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我们是三界里面的浪子,这个世界...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则老年人决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于年龄,抑功夫未到...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标,不断前进,看万物,穷千里。你看历史上杰出人物,都是怀有...《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佛陀讲经说法的道场,听到一位出家师父诵经的声音特别好听,他...
问: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个过程中,如何处理见地、修证、行愿三者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命如风中灯
【佛学大辞典】
上篇:命 | 下篇:命光 |
(术语)华严以十数为满数,摄无量无尽,真言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故画胎藏界之曼荼罗,其中台八叶院最少之极,...
净业正因
华严游心法界记
跋伽娑仙
曼荼罗外道
四大菩萨
半制大摄心
破僧违谏戒缘起
僧入尼寺法
眼等触所生想
摩邓伽
大圆镜智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杀生业报因果实录

闻此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戒律衰落之原因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印光大师:念佛百问
看远、看透、看淡
发牢骚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