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六念之一。忆持而不忘布施之功德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surata。(一)又作苏喇多。意译为妙适、妙住、妙乐。男女交媾之娱乐,称为苏啰多;转指金刚萨埵之内证大乐大贪...指计执于世间之有边际、无边际者。为古代印度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中,依前际(过去)而起之邪见。共有四种,故又称四种...【施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p0861 瑜伽七十五卷六页云:复次于施波罗蜜多,由内及外,有十随烦恼。对治彼故;得施...(杂语)世界之住劫尽也。维摩经佛道品曰: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智度论九曰:劫尽烧时,一切众生自然皆得禅定。...为阿育王前世之故事。阿育王前世为小儿时,途逢释迦佛,戏以砂为麨施佛,佛预言彼来生必为国王。[阿育王传卷一、义...梵语 adhyā?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经语)天人之长寿者。色界第四禅无想天之寿命,为五百大劫,是色界天之最长寿也。无色界之第四处非想非非想天为八...【因果相续缘起正理】 p0595 成唯识论三卷五页云:过去未来,既非实有;非常可尔;非断如何?断岂得成缘起正理...为佛学之通称。意即玄妙之学问、深奥之教学。然在中国哲学史上,则指老庄之学。今称形而上学为玄学。 p2034...指诱引开导。本为导人入佛道之意,后转用于葬仪中,在棺木前由一法师为死者说法语,教示亡灵随佛之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大乘百法明门论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普贤菩萨行愿赞...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有自以为学净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谓净土之读经只能读一部经,且此经只能是《净土三经》。如有人偶有因缘,而念了一...
再接下来一段儿是《临终劝诫》,《临终劝诫》就是临命终的时候,怎么去劝告家人,怎么去劝告病人?这一个也是答复的...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意色情感。而菩萨之伟大,无意识界,唯慈悲心。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自是...
做为一个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就是佛教讲的正知、正念。 第一是要知道人身难得, 就是我们得到这个人身非...
娑婆安乐的果报,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 我们也承认娑婆世界有一些安乐的...问:长老慈悲,弟子有一些朋友,总是满口的佛语,但是行为确是不如一般人,表里不一。问题是,我们是要远离他们呢?...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宏海法师答: 首先讲临终念佛,如果按照经...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世界的光明相、或者是清净相、或者是庄严相。你心中一旦出现一...
念施
【佛学大辞典】
上篇:念持 | 下篇:念食 |
【三种重苦怖畏】 p0201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五页云:复次一向决定能生善趣,成就证净诸圣弟子,犹有住于善趣三种诸大...
苏啰多
边无边论
施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劫尽
以砂施佛
深心
长寿天
因果相续缘起正理
玄学
引导
百法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净土者的「夹杂」

临终时所有贪恋通通现前,这样如何生西方

念念着相执情,故念念起烦恼

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

娑婆世界的安乐夹杂着毒药
梦参老和尚: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十念法」到底怎么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