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佛部为菩提子,金刚部为金刚子,宝部为宝珠,莲华部为莲子,羯磨部为杂宝。见略出经四,摄真实经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无诤加行】 p1067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九卷十二页云:问:此无诤加行云何?答:以一切地及边际定、为加行,如愿智...(术语)智度论五十四所谓,示者为示人之好丑善不善,应行不应行也。如生死为丑,涅槃为好,分别三乘,分别六波罗蜜...(术语)说正法之言语也。涅槃经三十四曰:为利根人广说法语。成实论曰:虽是法语,说不应时,名为绮语。赞阿弥陀佛...凡二十八卷(内含卷首二卷,卷末一卷)。清朝际祥撰。收在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净慈寺位于杭州西湖南岸(钱塘南...(术语)Tejorāśi,译曰火聚顶。五佛顶之第四。大日经疏五曰:谛殊罗施,译云火聚顶。...子题:俗年十八十九堪入算年满二十否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年岁者。要须俗年满二十者,虽日月不满,后胎闰开满...(名数)又曰五通,五神变。不思议为神。自在为通。不思议自在之用有五种:一、天眼通,谓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亦名:略说戒上座白众法 子题:布萨上座法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若有一方众主,纲维徒众者,每至盛夏严冬,准前略...受三归五戒并具有清净信心的男子,梵语叫做优婆塞。...【识食体证】 p1434 成唯识论四卷一页云:又契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无此识;彼识食体,不应有故。谓契经说...不退之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十因曰:出轮回之乡,至不退之土。...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楞严咒注音版...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真实的事情。譬如一件衣服说是名牌,结果是假的,这个我觉得还好、伤害不大,最可...常听两种声音: 自己良心忠告,他人善意批评。 常看两样东西: 别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 常想两件事情: 别人的好...
从一个人的行为上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福之人。常做以下五件事的人,就会消耗掉你的福气。 一、在人背后嚼舌根 有...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我们现场作画。 老画家的腿有点残疾,当他走上讲台准备作画时...
世间人对净土法门常常会小看,认为是浅近之法。怎么概定它的特质?印光大师开宗明义,非常高屋建瓴地界定净土法门的...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佛经,需要注意的大致有三点,那就是时、处、法。 一、什么是...在舍卫国的某个村庄中,住着一户贫穷人家,女主人怀胎十月,生了一对相貌十分庄严的男婴,夫妻俩为他们取名为双德、...
人生没有现在这个词,没有现在的。你讲现在的时候,它已经变成过去了,哪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呢?所以第一个,它没有不...
五部念珠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部陀罗尼藏 | 下篇:五部色 |
【浮根尘】 又名外根,是四大粗色所造,即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这是外在的根,没有生识的作用,其功能在于扶持内根...
无诤加行
示教利喜
法语
敕建净慈寺志
谛殊罗施
年满二十
五神通
说戒略法上座白众法
清信士
识食体证
不退土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世俗观点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实的
智者求其实,愚者求其名

常做这五件事,就会消耗掉福气
智慧和勇气战胜污点

闻到净土法门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双德双福遇佛成道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