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一类之机缘也,谓当受同一种教之动机也,碧岩四十六则评唱曰:“古人垂示一机一境,要接人。”【又】一机关也。楞严经六曰:“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柚,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复次前说死苦,死有三种,谓或善心死、或不善心死、或无记心死。善心死者,谓于明利心现行位,或由自善根力所持故,...(术语)各人为同一之业。而感同一之果也。又名共业共果。...【圆满次第】 p1241 瑜伽八十一卷十五页云:如世尊说:我昔出家,甚为盛美,第一盛美,最极盛美。此言显示盛美圆满...(术语)苦有二种:一身苦,二心苦。诸圣人以智慧力故,无忧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业因缘之四大造身故,有老病...即有漏与无漏。漏者,烦恼之意。(一)有烦恼之法,或为增长烦恼缘之法,称为有漏。(二)离烦恼之清净法,或不为增长他...禅宗公案名。即唐末僧疏山匡仁因傲慢、恶见之罪,而被师兄香严智闲预言倒屙三十年之故事。倒屙,指由口吐出大便。香...(传说)误一转语而堕于五百生野狐身。...大日经卷一所说六十妄心之一。即欲使内外诸学兼备,以随所用而教授之心。此心恰似商人先聚储货物,后考察用途以得大...禅定自初步至高度之十种阶段。即:(一)出家清净禅,(二)近善知识清净禅,(三)阿兰若处禅,(四)离戏论愦闹禅,(五)身...(譬喻)毒鼓与天鼓也,软语生善,譬如天鼓。苦言灭恶,比于毒鼓。又教法于我顺缘为天鼓。逆缘为毒鼓。玄义六曰:前...【具足住】 p0823 瑜伽十二卷十二页云:具足者:圆满清白故。住者:所修观行,日夜专注,时专注故。 二解 ...(龙藏本)...(印光大师校印本)...《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在《禅秘要经》里面讲,男人周身的脉络都是从眼根布散的,流注在诸肠里面。男人为什么喜欢看那些美色?就在于他要满...
每一个人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不是他脑子不好使,也不是他生不逢时,我告诉你,这就是福报。...
当然,这个地方就讲到,方法是很重要,观照力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想一个问题:我们每天持大悲咒,大悲咒总持观世音菩...黄昏,寺庙里静悄悄的,香炉里烟雾弥漫,僧人们正在吃晚饭。 一个男人悄悄地溜进寺庙,来到功德箱前面。白天,男人...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大家念佛七天,要不嫌辛苦,精进...
妄想就是自己做不了主,念念佛,妄想又来了,念念又来了。你不要管它。但是有一样,不要随妄想转,你要用佛号来转它...佛说:死亡的律法是无人能幸免的,包括我。而这个世间也不会存在着永恒不变的事实。 其实,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已经...
佛陀僧团里,出家人必须每天出外托钵乞食,表示上乞佛道,下化众生之意。有一天,一群比丘托钵到一户人家,恰好主人...
一机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缘 | 下篇:一机一境 |
【眼识所依】 p0999 瑜伽一卷五页云: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卽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
死苦
一业所感
圆满次第
身苦
二漏
疏山倒屙
五百生野狐
商人心
十禅
毒天二鼓
具足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推荐】淫欲毁人不倦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赚不到钱

如何把咒语的功德开显到最大的力量
功德箱里的钱不是我们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越用功越精进,魔障就越大
心律法师:谁都逃不开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