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非想非非想天之略。心地观经五曰:“三界之顶非非想天,八万劫尽退生下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名粗涩苑,帝释天四苑之一。帝释诸天若欲战斗时,则入此苑中,随其所须,甲杖等兵器,自然出现,取而搏斗。...(术语)或言:棺木里瞠眼。死中得活之意。谓至道者非识之所识,此道之不现,实由于此识。一旦心识丧尽了,即有大活...(书名)具名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一卷,后魏菩提流支译。破外道小乘所执一异等之四见。...指探究诸法实相应把握之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种如是。又作十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即以天、地、人三才配三种世间:(一)天配正觉世间,天道广大,包万象以无余;佛智弘深,极十方而普照,故以天配正觉...【无学果】 即声闻四果中的阿罗汉果。以其学道圆满,不更修学,故称无学果。...为天台宗所立四门之一。即观诸法为有,以作为入道之法门。亦即观因缘生灭诸法为有,破除十六知见等,并发起真无漏智...禅定之一种。即练习记忆之禅定。舍利弗问经记载阿难修不忘禅,得佛觉三昧。 p971...【舍无量定】 p0974 法蕴足论六巻八页云:复有一类、舍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地名)Kuśinagara,又曰俱尸那,拘夷那竭,究施,拘尸那竭,拘尸那揭罗。城名。译言角城,茅城等。是世尊入灭之...(名数)是天竺外道九十六种之总括:一邪因邪果,外道云大自在天能生万物,万物若灭,还归本天,若天瞋,则四生皆苦...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大方广佛华严经...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的正念。他临终的时候真的没有烦恼,真的没有妄想,这是第一...问: 弟子普兰,师父吉祥,我爷爷在困锦州时候牺牲了,当时战乱墓地不详了,后来父亲在家给爷爷建了空墓,这样的墓...
过去,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长者,家中仓库盈满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真珠等珍宝,所拥有的僮仆、家臣、佃农、牛羊牲...
我们来看看,要什么因缘会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慧,这个地方我们哪些因缘要避免,哪些因缘要去追求。智慧对我...
说到赚钱,谁不会赚钱?人人都想赚钱也会赚钱,但有几个人真正会用钱呢?这是个大学问喔!要是讲会用钱,那只有世间...从前有一位青年,娶了一位很美貌的妻子。这位青年对妻子,非常的爱护与体贴,可是他的妻子,对丈夫并没有真情实爱,...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佛陀说,真正的平静并不远--它...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福州人。出家后,于天台德韶国师座下参学,并经常阅读《首楞严经》。...
非非想天
【佛学大辞典】
上篇:非行非坐三昧 | 下篇:非所断 |
(1244~1306)宋末元初临济宗僧。西蜀(四川崇庆)人。号镜堂。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日本弘安二年),与无学祖...
粗恶苑
髑髅里眼睛
外道小乘四宗论
十如是
三才配三世间
无学果
有门
不忘禅
舍无量定
拘尸那
外道四执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临终的两种正念
建了空墓,这样对后代有影响吗

穷子喻

哪八种过失会让我们不能生起智慧

真正会用钱也是个大学问
愚妇诈死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