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非自第六之意根而生,自眼耳等之五根而生之法也。即眼耳等之五识。俱舍论二曰:“六谓意处,异此而生。名非六生,是从眼等五根生义,即五识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为见道,因十六心是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大乘的菩萨,则于初僧祇之终,终四善根之加行...【无垢友论师】 p1070 西域记四卷十五页云:庵没罗林侧、有窣堵波,毗末罗蜜多罗(唐言无垢友)论师之遗身。论师、...【不舍邪命戒】 p0330 瑜伽四十一卷八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又作应感。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缘,佛应之而来,称为感应。感,属于众生;应,属于佛。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七:“感即...(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日夜六时,诵此陀罗尼,则能救六道之苦,故名为六门。...何等为七?谓初正见。乃至正念。以圣正定。由七道支。引导修治。方得成满。故说名圣正定资具。...(?~1163)宋代比丘尼。丹徒(江苏镇江)人,俗姓苏。婚适毗陵许寿源,寿源仕于嘉兴时,逢当代临济宗高僧大慧宗杲...【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建立八相】 p0584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应知建立、略有八相。谓由依处故,事故,求故,受用故...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三世缘起】 p0192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七页云:一补特伽罗,于此生十二支缘起,几过去,几未来,几现在耶?答:二...(杂名)各宗开宗根本之书曰本书。如天台之三大部本末合六十卷,谓之本书。...(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财 财是欲中王,因你入奴行。 日日为你苦,夜夜为你忙。 男人走错路,女人入错行。 迷失善良性,各个起贪狂。 前途...
原夫本觉妙明,真如法界,智理无能所之分,依正绝自他之量。只因迷妄,遍计横生,背觉性而九界杂陈,昧真境而三土幻...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不单是要改变今生之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而且要创造未来生...
注意事项: 凡设供作此会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皆应于前数日置办鲜果、供品,时新等俱宜备齐。时日大众沐...世间万事最初都是摹仿而来,譬如小孩学走路、读书、学写字、学图画、学技艺等等。那一个不是摹仿而来。可是摹仿也有...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宏海法师答: 首先讲临终念佛,如果按照经...大多数愤怒管理计划都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些技巧来帮助人们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控制负面情绪的策...
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盖父母生我色身,师僧生我法身,三宝生我慧命...
非六生
【佛学大辞典】
上篇:非天 | 下篇:非心非佛 |
【根本】 p0921 瑜伽二十二卷十二页云: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为根本。如伽他说:若善住根本;其心便寂静。因圣见...
见道
无垢友论师
不舍邪命戒
感应
六门陀罗尼经
圣正定资具
妙总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建立八相
一切诸法
三世缘起
本书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财色名食睡

蕅益大师:参究念佛论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

盂兰盆供仪轨
摹仿国王

「十念法」到底怎么念
控制愤怒情绪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