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四劫之一。此世界坏灭已,二十中劫之间,唯为空空云。俱舍论十二曰:“谓此世间,灾所坏已。二十中劫,唯有虚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谓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五通者多。独极三乘之证果者。于五通之上,得漏尽通(尽断烦恼...(术语)五种念诵之一。行者念想口出光明,而唱佛名或真言也。秘藏记末曰:光明念诵者,念想口出光明,持诵而已,其...指诸佛、真言、众生等之实相互相加持。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二(卍续三七·一七上):“疏释云:毗富罗是广大义,谓深...(衣服)祈请神佛时所著之清净衣也。真言师各依其修法而异其色,但俗人一般著白衣。...凡八十卷。明代德清撰。又作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收于卍续藏第十二册。本书系提举澄观所撰华严大疏钞之要义,合八十...【蕴】 p1452 瑜伽二十七卷十五页云:前受想行蕴、及此识蕴、皆有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差别;如前广说。是名为蕴。 二...梵语 bhāvanā-mārga。数数修习道之意。又作有学道。三道之一。(一)于小乘中,修道乃于见道位时,起无漏智,初证...【诸法离言自性】 p1352 瑜伽三十六卷十四页云:以何道理,应知诸法离言自性?谓一切法,假立自相;或说为色,或说...(术语)此乃台宗五重玄义中之三重,是涅槃之三德,起信之三大,正为法华一部之大宗也。释签一之本曰:当知体等三章...如来十力之一。又作业异熟智力。谓如来对一切众生之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之业缘、果报、生处等,悉遍知之。(参阅“...业必有报,报必由业,业者因而报者果。因善果善,因恶果恶,善是乐而恶是苦。是故业善则获报乐,业恶则获报苦也。兹...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金光明最胜王经...一个人如果没有努力的目标,的确很容易就丧失生命的原动力,而一般人的努力,无非是追求名、追求利、追求权、追求势...
或问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予曰:佛言心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或曰:得无类告子之强制其心而不动乎? 是不然!...
一个人既已发心皈依三宝,就必须依照佛法修持。外道的炼丹运气等方法,应当予以摒弃;倘若还是按照外道的方法修习,...
说起感应来,我还亲眼看到几件观音菩萨显灵的事,这里不妨给大家说一说。 一九二九年,沈阳海城县,虎獐屯,有一位...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用呢?要有心,才可用心。再警曰:要好好的用心才对。 初参禅...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人的善恶业的综合表现。-某人经常爱...
那时候在云居山,也有人偷懒,晚上也好白天也好,早板香、午板香不愿来,虚云老和尚讲:你多坐一支香,在那打瞌睡、...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养。易道广大,洁静精微。而这一部中国人最重要的经典,将人的...
空劫
【佛学大辞典】
上篇:空如来藏 | 下篇:空空 |
(杂语)阿者发语辞,如阿谁阿娘之类。师者师匠。碧岩着语曰:多口阿师。...
五通仙
光明念诵
法界加持
净衣
华严经纲要
蕴
修道
诸法离言自性
体宗用
过现未来业报智力
解分(三)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

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

炼丹运气是学佛的戒忌

倓虚法师讲述观音菩萨显灵的故事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人的相貌是怎么来的

你一造新殃,等于又添了一层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