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内外之两财也,身体手足等众生之正报曰内财。金银舍宅等众生之依报曰外财。元照弥陀经疏上曰:“内外两财,随求而应。”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对于弟子而说规矩礼度也。禅林之称。...于他非有情计常者,略有六种: 一、计世界常 此有五种: 一、无终常 此人计世界无始。若有始则无因缘,...(术语)比丘之具足戒也。分八段:一、四波罗夷。二、十三僧残。三、二不定。四、三十舍堕。五、九十单提。六、四提...【四大种若四大种所造】 p0466 杂集论六卷九页云:问:如世尊说:诸所有色,彼一切,若四大种,若四大种所造;此依...(术语)三藐三菩提,新译为正等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名数)又曰三空。亦曰三三昧。具名三解脱门:一空解脱,二无相解脱,三无愿解脱。三种之禅定也。...(经名)一卷,失译。夫延国王普达,命卖一切之头,人无卖者,因劝人生信心,佛说王之夙缘。...(杂语)神者以不测而名。妙者以不可思议而名。大灌顶神咒经二曰:不肯信受此神妙经。...(一)天台宗所判立五时教中,前四教称为四味。天台宗将佛陀一代教说判别为华严时、鹿苑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善聚及不善聚】 p1145 瑜伽九十七卷二十二页云:又是过去未来现在世出世间无量善法生起依处,故说如是四种念住、...(术语)能通之义。大要有三种:一有漏道,善业通人使至善处,恶业通人使趣恶处,故善恶二业谓之道。所至所趣之处亦...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 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 一者乐杀。 二者乐盗。 三者邪淫。 四者妄语。 五者...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大愿法师开示) 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
【原文】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生者,邪见之所惑也。念而无念,生而无...
过去有一位恶生王,某日游赏王宫林苑时,在园中的厅堂看到一隻金猫从东北角跑出来,随即鑽入西南牆角。国王便遣人寻...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缘所转。若实达惟心惟识,岂有心识外之境缘哉。且纵不达惟心惟...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田畴, 突然就来到你跟前, 释尊说过: 生与死就像日出日落,来...一日,佛陀从俱萨罗国回到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此时,一位名叫返戾的婆罗门,听说佛陀回到只树给孤独园,便想着:我...
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嫉妒,还有嫉妒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嫉...
两财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两迦 | 下篇:两翅 |
梵名 ārdrā。音译頞达啰。意译湿、米湿、未湿。又称生眚宿、生养宿。二十八星宿之一。属于鲁达罗(梵 Rudra,意译...
说规矩
于他非有情计常
二百五十戒
四大种若四大种所造
正等正觉
三解脱
普达王经
神妙
四味
善聚及不善聚
道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
爱生气的朋友看过来:毁灭百千劫善业的捷径

宗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金猫的因缘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密勒日巴之歌
以敬信之心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