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宋安国惠法师弟子,名了然,虎溪其号。居白莲,绍兴辛酉寂。赐号知漏。着宗圆记五卷,十不二门枢要二卷,虎溪集八卷。见佛祖统纪十五。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种种界智力者,谓于一切种差别界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又称仁王斋、仁王般若会、仁王道场、百座道场、百座会。乃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讲赞仁王般若经之法会。该经云...【六识取境四因】 前六识又称了别境识,前六识取境,受四种力量的驱使,即欲力、念力、境界力、数习力。《瑜伽师地...位于陕西长安县西安城南之古寺。系文明元年(684)武则天为高宗追福所建立者。初名大献福寺。天授元年(690)大加营...戒本疏·九十单提法:“问:‘闻知结罪者,戒本何故云少时不乐耶?’答:‘非待不乐方犯;盖就恼者之意,下至欲令不...禅林用语。指眼前之一景一物。碧岩录第九十则(大四八·二一四下)“声前一句,千圣不传;面前一丝,长时无间。” ...(杂语)Sampatti,又曰三拔谛。译曰发趣。见玄应音义三。...(人名)梵语。清辩论师之梵名也,专精诵持,志见慈氏(即弥勒佛)入山九年,见神谓曰:此岩石内,有修罗宫,如法行...【一切种施】 p0004 瑜伽三十九卷十七页云:云何菩萨一切种施?当知此施,有十三相。一、无依施,二、广大施,...【法性土】 指法身所住真如法性之土,亦即佛身所依之土,此又作法身土。为三土之一,四土之一,五土之一。大乘义章...(术语)又作克实。得实义也。取实体也。宗圆记三曰:夫言体者,有随名辩体,有克实论体。...往生论...无量义经...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以及「无常」的道理,就能离苦得乐,并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但...
弘一律师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经讲过一篇《改过实验谈》,提到改过十事。其中第三事是宽厚,说全了就是:宽厚:造物所忌...
辛弃疾曾经在他的《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中写道: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怎么产生的?人生究竟是什么?许多人都会有不同的解释、说明、看法,站在佛法和禅修者的立场来看...
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盖,主要由于我们没有认知它、肯定它、珍惜它,其错误原因如下...记得数年前,到马来西亚某地弘法,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信徒们对听经闻法远不如参加办法会做法事那么争先恐后、兴致勃...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阐述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真如门讲性空,生灭门讲缘起,一念心性在般若真空中随...
很多念佛人对于净土理念是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行之维艰,他知道,但是做不到,落实不到行为当中去。他一念...
虎溪
【佛学大辞典】
上篇:虎虎婆 | 下篇:虎溪三笑 |
(一)禅院中,陪伴客僧在僧堂之外堂受食,称为陪堂。[禅林象器笺第九类丛轨门] (二)律制仪轨中,头单戒师为开堂,...
种种界智力
仁王会
六识取境四因
大荐福寺
疑恼比丘戒定罪初在闻知
面前一丝
三跋致
波毗吠伽
一切种施
法性土
克实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推荐】你在苦中作乐吗

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寺院敲幽冥钟的由来
圣严法师《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真心被六尘所覆盖的八个原因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省庵大师《四念处颂》略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