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Hāhadhara(Hahava),八寒地狱之第五。俱舍宝疏十一曰:“虎虎婆者,寒增故不得开口,作虎虎声。”旧俱舍曰:“区睺睺。”瑜伽论四曰:“虎虎凡。”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佛菩萨之思虑,幽冥难测,非吾等凡夫所能窥知,故称冥思,或称冥虑。 p4055...【须陀洹果】 预流果,又称初果,指断尽三界之见惑,预入圣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无漏圣道之阶位。预流果圣者之轮...(杂语)三惑同时可断,抑异时可断,别圆二教不同。别教为隔历三谛次第之三观,其三惑异断勿论矣。先于十住初位发心...(术语)唐善导以观经一部所明十六想观之行,摄于定散之二善,前十三观以禅定之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故名之为定善...【拘卢舍】 p0828 西域记二卷二页云:分一逾缮那为八拘卢舍。拘卢舍者:谓大牛鸣声所极闻,称拘卢舍。...又称二挟侍。谓侍于中尊左右之二菩萨。如弥陀如来两旁之观音、势至二菩萨,药师如来两旁之日光、月光二菩萨,释迦如...(杂语)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散善义曰:即入诸佛之家,...【举时】 p1404 瑜伽三十一卷九页云:云何举时?谓心沉下时,或恐沉下时;是修举时。...【寂静行】 p1017 集异门论七卷八页云:云何寂静行。答: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杂名)AguruAgaru,又作阿伽楼。译曰香树。沉香。见名义集三。...窥基,是玄奘的高足弟子,俗姓尉迟,因其著述常题名基,或大乘基,后人称为窥基,京兆长安人。他生长于以武功受封的...十小咒...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即振作精神,高声念佛,念到数百声,自换一番境界。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
佛门、佛事,钟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在一口佛钟上铸有这样的铭文: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
不管是念佛法门也好,乃至读诵大乘也好,禅定也好,随便修行哪一法,你得产生力用,有力用你才能降伏魔障。往外修是...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我们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是佛、法、僧三宝。我们平常一般讲信佛,就包括信法,信僧。 (...
吃素而长寿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像虚云老和尚、广钦老和尚、雪公老恩师都是「人瑞」,而且活跃无比,世鲜能及。而说...
为什么要安住空性,佛法是先安住再调伏,因为你安住错误,你的心就向外攀缘,修行先找到生命的立足点,安住在清净的...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故使来世受不净果,如牛羊猪狗衣食粗恶。若持戒...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然习气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不痛加锥拶,何由顿革? 须猛念身世无常,幻缘虚假,人道难生...
虎虎婆
【佛学大辞典】
上篇:虎跑泉 | 下篇:虎溪 |
日本佛教界举行大法会时,有司重要职务之七位僧侣,称为七僧。即:(一)讲师,(二)读师,(三)咒愿师,(四)三礼师,(...
冥思
须陀洹果
三惑同异断
定散二善
拘卢舍
二胁士
诸佛家
举时
寂静行
阿伽嚧
窥基(632—682)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念佛十法

佛门敲钟的含义

修行中的中断障碍
净慧法师:正信学佛的四个核心

【推荐】来讨债的婴儿

妄想本来就没有的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净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