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二利之一。利益他人也。无量寿经上及赞阿弥陀佛偈曰:“自利利他力圆满。”净土论曰:“应知由自利故则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禅林于正月一日、四月一日、七月一日、十月一日等每季之初,住持巡堂,于坐禅堂触礼三拜,并绕堂一匝,是为季初礼。...(杂语)西方要决通三阶行者对于净土念佛门之五疑。五疑者:一、厌娑婆欣净土者,凡夫取舍之迷情也,岂得生于净土耶...又称布字严身观。在密教观法中,以 (a,阿)字等布置于自身之心或支分(四肢五体)而观想其字义,以加持自身,此种...指以理为本之教。南山律宗判佛教为化教与制教(又作行教)二大别,故称化制二教或化行二教。化教意谓应众生之性质、...【揵度】 正音婆犍啚,此云法聚。如八犍度,以分一部为八聚,故以气类相从之法,聚为一段。一、业犍度,明三业...亦名:乞衣戒犯缘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六缘成犯:一、三衣具足。二、无因缘。三、非亲居士。四、为己乞应量衣。...(杂语)一类之众生,见佛之色身如黑象脚也。观佛三昧经三曰:优婆塞众中有十六人,见佛色身如黑象脚。优婆夷众中有...(地名)在中印度,周六千余里,土地沃壤,气序热,都城宫内有大精舍,高六千余尺,内有刻檀佛像,是优填王所作。诸...梵语 trayo-dhvanah,巴利语 tayo addhā。又作三际、去来今、去来现、已今当。世,为迁流义。乃过去世(梵 atītā...(术语)尽十方之法界而无余也。愿生偈曰: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仪式)以坐具触于地为叩头之礼者。见象器笺十。...毗尼日用切要...大悲咒修持仪轨...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现在的社会追求效率,造成每个人越来越匆忙,竞争越来越厉害。因此便有人希望透过禅修来帮助他们,以寻求内心的安定...
鲁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处旁有个著名的仁和酒店,店里的酒闻名京城。鲁宗道常在下班之余,换下官服,一个人去那里...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念不忘,尽力设法报答他。忘恩负义,是佛所严斥的。 谁对我们...
至诚求佛,坚持坚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来到东林祖庭参加佛七,由此机缘,得受三皈五戒,正式走入佛门。 二〇一七...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恐惧地投降;大多数人都执著一切,不肯去尝试改变。 我相信你的心中一...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临终三大要》...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佛本怀垂方便 圆音一阐士归庐 大法将弘神运殿 一切法门从此流...
利他
【佛学大辞典】
上篇:删阇夜毗罗胝子 | 下篇:利他一心 |
原为日常烹煮食物必备之炊具,于禅林中,则转喻极重要之事物。碧岩录第七则(大四八·一九九中):“百丈问沩山:‘...
季初礼
三阶五疑
布字观
化教
揵度
从非亲俗人乞衣戒犯缘
黑象脚
拘睒弥国
三世
尽十方
触礼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佛遗教经
圣严法师《动静不二皆是禅》

最轻松的方式还是诚实
上报四重恩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我愿意改变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