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Nārikela,树名。探玄记二十曰:“那利罗者,具云捺唎罗吉唎,此云茎第有用树。捺唎此云茎也,罗是是多声,谓茎等枝叶花果也。吉唎此云能作,谓此树茎等悉有用益众生故。此树出海中,其形甚高,似多罗树。其果甚美,于中有汁,似耶子树。”西域记二曰:“那利蓟罗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二十二根有漏无漏分别】 p0046 俱舍论三卷七页云:此二十二根中,几有漏,几无漏?颂曰:唯无漏,后三。有色...(杂语)印度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纭,莫衷...指法华经所说之七种譬喻。即(一)火宅喻,出自譬喻品。火,比喻五浊、八苦等;宅,比喻三界。谓三界之众生为五浊、八...大势至,梵名 Mahā-sthāma-prāpta,音译摩诃娑太摩钵跢。意译作“得大势”、“大精进”。略称势志菩萨、势至菩萨...(术语)智慧广大,包含诸法故曰藏。五教章上曰: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宗镜录十八曰:一切众生自心处...亦名:无能诵戒开说余经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一、制法次第)四分,若说戒日无能诵者,当如布萨法,行筹告白,...【世间真实】 p0512 显扬六卷二页云:世间真实者:谓一切世间,于诸事中,由串习所得悟入智见,共施设世俗性。如于...忏悔垢行,发心趋道,固为要道,然尤须观照诸行。...梵语 ?ruti。印度婆罗门教用语。原意为“听”,引申为“神的启示”。婆罗门教谓吠陀乃圣人受神之启示而诵出者,故为...亦名:二受通余人、手受口受一人受已通余人、手受通余人、口受通余人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二受通塞。手受防盗,...【应和敬】 p1399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应和敬者:应设礼拜问讯等故;应可与彼戒见同故。...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省庵祖师曾经写一封信给茅静远居士,师对茅静远居士这样说:你虽然作世间一些小善,是非常好的事,但是你没以生死大...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是什么场合,生小孩、亲友死亡、结婚、丧礼等,都要请志公禅师...好,各位,上一期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概念,叫做四土。那我记得我们讲到了,凡圣同居土是我们所在的位置,今天我们...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
大家要管好自己。事情只要你有参与,你就要把你份内的事情做好。做不好,不管有无过失,你就要承担责任。你们看世间...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人,也就会在时时处处感到最幸福。 看到别人因为你的帮助而解决了困难,你...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清晨,给孤独长者都会来到只洹精舍,顶礼佛陀后,便用心地打扫精舍各个角落...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这是宇宙人生亘古不变的必然规律。所以佛告诉...
那利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那含 | 下篇:那阿赖耶曼荼罗 |
【勤】 p1223 成唯识论六卷三页云: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勇、表胜进;简...
二十二根有漏无漏分别
印度佛教
法华七喻
大势至菩萨
智藏
说戒无能诵者开说余经
世间真实
观照
天启
四药二受通余人
应和敬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以生死大事为急
知因达果
佛法宇宙观之三界

中国十大著名寺院

严以律己不诿过
圣严法师:行善的人快乐

扫地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