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佛入灭处之林也。为沙罗树之并木,故谓之双树。涅槃经一曰:“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池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顺喜触所生心喜。平等受。受所摄。是名喜根。复次修初二静虑。顺喜触所生心喜。平等受。受所摄。是名喜根。...又作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峰光明、五钴金刚、五钴杵、五股。即造形呈五股(峰)之金刚杵,为密教重要的法具之...【二种转依】 修唯识行的菩萨,要证得大菩提大涅槃二种胜果,一者要历经十地的修行,这是所经的位次。二者修十种胜...“空”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空”与“有”相对,遮有为空,其空亦空,即说有空亦空之,是为究竟之大空。对于小乘之...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十七群在阿耆罗婆提河中嬉戏浇濽。波斯匿王与末利夫人在楼上见,王言看汝所事者...梵名 Abhidharma-ko?a-samaya-pradīpikā。凡四十卷。印度众贤造,唐玄奘译。又称显宗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术语)言知足安分也。大乘义章十四曰:得小之时,心不悔恨,说为知足。遗教经曰: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弥罗】 此云慈。净觉云:慈名爱念。观音玄义云:以观性德善,爱乐欢喜,起大慈心,欲与其乐。大经明慈有三种...【自内证】 指自己内心所证悟之相。又作内证。据《成唯识论》卷十载,圣者各自证悟真如法性之理,曰自内证。...(杂语)冥界与显界也。冥界者死后之世界,显界者娑婆世界也。...【一切种利行】 p0008 瑜伽四十三卷十五页云:云何菩萨一切种利行?当知此行,六种、七种,总十三种。云何六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普贤行愿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么地方?不一定要定慧的功夫,只要你有深信切愿。从信心下手,以信愿感通阿弥...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现慈善光华之相。彼固无心求相貌容颜之好,而自然会好。 ...
梁维周于是听从他说的话,云丽法师从此每天募饭供给他,梁维周则极为恳切地念佛。...问: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大安法师答: 本人鼓励受菩萨戒,我们看到上辈三品往生者,就是受菩萨戒的资格,发大乘...根据个人的条件、学佛程度和决心的不同,信佛人吃素多种方式: (1)吃长素: 也叫长斋,即长期长素。 (2)吃花斋...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一昏沉就控制不了,想一想:拉倒吧,正好昏沉还能够睡一觉。睡...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
释一行,俗姓张,为巨鹿人氏。本名张遂,于嵩山皈依剃度在普寂禅师门下。是传承胎藏、金刚两部密法的大阿闍黎唐初将...
沙罗双树
【佛学大辞典】
上篇:沙罗拏 | 下篇:沙罗邻提 |
佛陀成道最初三七日中说华严经,临灭度时一日一夜中说涅槃经,故有华严朝、涅槃夕之称。 p5250...
喜根
五股杵
二种转依
大空
水中戏戒缘起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知足
弥罗
自内证
冥显两界
一切种利行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为什么净土宗特别强调发愿

【推荐】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佛学漫画】一句佛号度迷津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吃素的几种方式
修行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谈什么呢
忍辱求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