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Budhakṣetra,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大乘义章十九曰:“刹,是其天竺人语,此方无翻,盖乃处处之别名也。”慧苑音义上曰:“刹,具正云纥差怛罗,此曰土田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Āgama,梵语阿含。译曰教。圣人之言,被于下者。在心云法,法发于言云教。玄义一上曰:教者,圣人被下之言...(杂语)Lakṣā,紫色也。玄应音义一曰:罗差,或言洛沙。讹也。应云勒叉。此译曰紫色也。...全一卷。唐代善导撰。又称临终要诀、临终正念记、善导和尚临终正念决。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龙舒净土文卷十二。本书...【胜进道有二种】 p1105 瑜伽六十九卷十六页云:此胜进道、复有二种。或有无间,为断余品,修方便道。此于前品,名...(杂名)正字通曰:饭,同饭。以天烛草叶之汁染饭,为青黑之色。禅宗于四月八日造之供佛,本由仙家之服饵而来。天烛...指云游四方之僧人。又作行脚僧、游方头陀、游方僧、云水僧。亦即步行参禅求道之僧人。据释氏要览卷下引毗奈耶律载,...【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 故思又称故作业,即故意所作之业,曰故思业;不思而作者,曰非故思业。《瑜伽师地论》卷九...指能接受一乘法之根机者。华严、天台、净土皆说一乘法,故能受持此等诸法之根机者,即称一乘机。 p62...(名数)一财施,舍财济贫也。二法施,说法度他也。见智度论三十三。【又】一净施,谓布施时不求世间之名誉福利等报...【不净观有三位】 p0336 大毗婆沙论四十卷二页云:问:修观行者,系念眉间,尔时当言住在何位?答:超作意位。然瑜...法华七喻之一。又作衣珠喻、衣内明珠喻。即衣里系有宝珠而自不觉知,仍四处奔走求衣食,比喻有大器者却甘作小智之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所说的话。佛陀圆寂之后,有些弟子们,就忙著造塔、供养舍利。...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念阿弥陀佛当然可以往生西方,可以了生死!不必一定另外再持咒来帮助。念佛不能往生的...
人生是苦。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可的,因此我们有著许多方法以求离苦而得乐。 但是很多时候人又很矛盾的把这个观念...
如果你是以正当的方式取得财物,你用不正当的方法好像钱赚得很快,用正当的好像慢慢赚,慢慢赚你活得久,保险公司有...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受义。不过这个地方阿陀那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净土宗...
问: 师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说只要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佛佛号,发清净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但是发现念佛堂的多是退...问: 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如何觉照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大安法师答: 这...
念佛法门与四念处 净土法门,于后汉灵帝年间已来中国!至东晋慧远大师赞扬于卢山,昙鸾大师(与菩提流支同一时代)...
佛刹
【佛学大辞典】
上篇:佛供 | 下篇:佛果 |
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婺州(浙江金华县)人,俗姓戴。初于智者寺试经得度,先后参谒长芦崇信、保宁圆玑、佛眼清远等...
教
勒叉
临终正念诀
胜进道有二种
黑饭
游方僧
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
一乘机
二种布施
不净观有三位
系珠喻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推荐】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这样念佛才能得到真实利益

舍下一分,得一分自在

用不正当的方法好像赚钱很快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