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含情识者,与含生同。法事赞上曰:“悲智双行,不舍含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十种解脱之意。(一)菩萨离系缚之相有十种之别。即:(一)烦恼解脱,(二)邪见解脱,(三)炽然解脱,(四)阴界入解脱,(...业必有报,报必由业,业者因而报者果。定因定果,散因散果,定是乐而散是苦,是故定业所获之报乐,散业所获之报苦也...(公案)洞山初参云门,门问曰:近离甚处?山云:查渡。门曰:夏在甚处?山云:湖南报慈寺。门曰:几时离彼?山云:...【意根坏】 p1207 瑜伽五十四卷二十一页云:问:由几因缘、意根坏耶?答:由四因缘。一、由盖所作。谓于五盖中、随...(杂语)译言心。物之中心要点。止观一上曰: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天竺又称汗栗驮,此方是草木...(杂语)法会之初度也。无量寿经上曰: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弥陀佛之初会也。...(名数)悲田与敬田也。加恩田则为三福田。...(术语)三种色之一。色法十一中,眼等五根(指内之胜义根),与声香味触四尘之丸法者,非眼所见,故云不可见。为极...(譬喻)以譬作佛之记别。法华经信解品曰:佛说声闻当得作佛,无上宝聚不求自得。...(杂语)宾主会见曰相看。禅林之语。敕修清规月分须知曰:九月重阳日,住持上堂,许方来相看。...(仪式)比丘除其父母外,不许送在家人之丧,但为施无常助道念,则不在此限。善见律十一曰:若檀越作是言:今某国王...普贤菩萨行愿赞...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金光明最胜王经...英国王室在伦敦为印度当地的领袖举办一场宴会,宴会进行很顺利,当最后一道餐点结束时,侍者为每人端来一盘洗手水,...
目犍连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尊者度了二位弟子出家,他们依着尊者的教导精进修习,但经过了一段...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样的相?是否就是自己平时供奉的佛像的样子? 大安法师答: 对...
要常常观照自己这个身体,这是五欲享受的主人。这个身体是什么呢?我们常常又颠倒了,总是认为身体很庄严,很漂亮,...
佛陀一开始用中道的实相,对我们一个烦恼粗重的人来说是不适合的,就是我们没办法做到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
作为净土法门的修行人,经常会被问到,极乐世界好在哪里?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通常...
众生依善恶业而来,命运各自不同,在佛法中称作业力,世俗人则称作运气。业力是说我们这辈子所受的果,是由过去生中...
含情
【佛学大辞典】
上篇:含中教 | 下篇:含华 |
(杂语)如言婆罗门国,印度之别名也。...
十解脱
解分(四)
洞山三顿棒
意根坏
矣栗驮
初会
悲敬二田
不可见有对色
无上宝聚
相看
对在家送丧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懂得体贴他人的窘境

知器施教的舍利弗尊者

【推荐】这个法门是灭罪解脱最好的法门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肉身之躯,扼缚痈疮

「如狼守斋」的故事

【推荐】极乐世界的17种依报庄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