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译言心。物之中心要点。止观一上曰:“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天竺又称汗栗驮,此方是草木之心也。又称矣栗驮,此方是积集精要者为心也。”矣即牟字乎。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对于灌顶坛护摩坛等而名本尊坛曰大坛。寂然护摩以 奢字为字体,以此字本性为寂义之故。大疏八曰:若行者住...(术语)三道之一。道者能通之义。惑业苦互相通,从惑起业,从业感苦,从苦复起惑,故云苦道。即三界生死之果报也。...五种的烦恼。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全一卷。又作普照禅师修心诀、修心诀。高丽僧普照知讷(1158~1210)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知讷以明心修心、顿...执著事相的修,如将所做善事念念于心是。...(书名)一卷,日本曹洞宗开祖道元着。欲使佛祖嫡传之坐禅法规,万人皆知,而撰述者。...(术语)疏通经论之文句而决择义理也。垂裕记一曰:疏者,疏也,决也。疏通经文。决择佛旨。故曰疏也。灵芝盂兰盆记...巴利语 satta āpattikkhandhā。又称七聚。即七种罪聚。戒律之分科,有波罗夷、僧残、偷兰遮、波逸提、提舍尼、突...(人名)同婆须蜜。【又】(菩萨)Vasumitrā,华严五十三智识之第二十五知识也。为险难国宝庄严城之淫女。善财童子...【慈愍自相】 p1266 瑜伽三十卷十八页云:复能思择如是三品、若无苦乐、欲求乐者;愿彼得乐。今于此中、有饶益相,...为“巧度”之对称。指拙钝之济度法,用以批判小乘之观法。摩诃止观卷三上(大四六·二三下):“此之止观虽出生死而...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以前有一个国家,设置了一根非常高大的石柱,完成后,国王下令移去石柱周围的阶梯、樚栌(柱上的方木)及绳索,把石...
我在云居山的时候,从21岁开始担任僧值师。僧值师就是主管寺院里的纪律,主管大家念经的纪律秩序,打坐的时候整不整...
素食并不必然成为健康饮食。吃素同样有营养平衡问题,如果搭配不当,不仅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也不一定会降低疾病的...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 若持至事...
从前,有个翰林名叫邝子元,患有严重的心疾。每逢毛病发作的时候,他总是昏昏沉沉,胡言乱语,好像在做梦一样。 由...一 富贵从来未许求 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 不若三平两满休 能自得时还自乐 到无心处便无忧 而今看破循环理...
佛经上讲:定业不可转。你造了业,现在结了果了,不能转。不能转我们相信佛又有什么用处呢?出家又有什么用处呢?转...
现在,人们对肉食的欲望日益增长,一日三餐天天顿顿不离肉食,还毫无顾忌什么动物的肉都敢吃。殊不知现在食肉的危害...
矣栗驮
【佛学大辞典】
上篇:秀能 | 下篇:忘七 |
三界分别说之,可为九地。九地者: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
大坛
苦道
五盖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事修
普劝坐禅仪
疏
七篇
婆须蜜多
慈愍自相
拙度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下生死柱得解脱

云居山的老和尚们无一人在痛苦中圆寂

【推荐】吃得不得法,素食不一定能带来好处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推荐】色欲招病 断欲解病
罗状元醒世诗

定业不可转,那信佛又有什么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