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经律异相九,有“坐海以救估客”一章。昔菩萨与五百商人入海采宝,遇大飘风。菩萨曰:我为众生舍身,海神所恶者死尸也。即引刀自害,海神恶之,漂舟上岸。天帝释睹菩萨弘慈,以天之神药灌口。菩萨忽苏,起坐与众相劳。出杀身济估人经及度无极集。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唐沙门慧海曰:经云有大经卷量等三千大千界,内在微尘中。一尘者是一念心尘也。故云一念尘中演出河沙偈,时...没有生灭叫做常,没有烦恼叫做寂。...(术语)梵曰木底Multi木叉。Mokṣa译曰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杂语)谓堂塔寺舍等初建立也。...(术语)自在彻见事理之智慧曰神智。无量寿经上曰:神智洞达。...谓精要之法门,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定散二门。出自善导之观经疏玄义分(大三七·二四六中):“娑婆化主,因其请故,...指僧侣之丧服。禅林中,凡遇住持等德高之老僧入寂,其法眷(同修)或小师(弟子)皆须各随身分,穿着定制之丧服。据...【麤重】 p1472 瑜伽二卷二页云:又于诸自体中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麁重,亦名随眠。若异熟品所摄、及余无...亦名:院相不周净、篱墙不周净、不周净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篱墙不周净。四分云,半有篱障;多无篱障;都无篱障...(术语)谓诸恶皆空寂而清净也。无漏者,离烦恼之垢染而洁白清净也。...原指污粪中之果实;于此粪果,取而还弃,比喻凡夫之欣生而恶死。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大一二·四三五下):“如婆...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了生死,证菩提,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但是,由于时节因缘不同,众生根机各异。如同治病,心...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今天座上的几位大居士要我来给大家讲几句话,但是我不会讲话,那么就把这几十年来我个人修行...
什么叫无益苦行?外道是这样想的,他认为说,我们每个人来这个人世间都有业障,你也有业障,我也有业障,这个业障是...
我们平时散乱、修行不够精进,是因为没有修好寿命无常的缘故。正如佛陀所说:一切足迹中,象印为第一;一切思惟中,...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的果地觉作凡夫修行的因地心,因心果觉相互互动、感应、沟通。...问: 学佛是为了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吗? 大安法师答: 首先学佛要有正确的知见,学佛的目的是了生脱死,往生西方,圆...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而是每个时辰,每一刻、每一秒都在衰老。庄子讲得更彻底,...
释迦牟尼佛昔日于拘萨罗国游化时,一日在私伽陀村落北边的身恕林中对比丘们开示: 过去,有一位表演特技的爬竿技师...
坐海丈夫
【佛学大辞典】
上篇:坐针锋 | 下篇:坐堂 |
(杂语)又曰婆梨耶,婆廋,译曰妇。起世经十注曰:梵语婆梨耶,隋言妇也。梵Bhāryā。...
大经卷在一微尘内
常寂
解脱
草创
神智
要门
孝服
麤重
摄食界院相不周净
皆空无漏
粪果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本焕老法师开示

消业障是要忏悔皈依发愿,而不是苦行

平时散乱不精进,只因没修无常观

念佛相应的秘诀
学佛是为了比别人好吗
临终前身体四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