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妄执有我体之愚惑情。不达无我之真理也。唯识述记一本曰:“彼闻四谛,虽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优婆塞(男居士)所应受持的戒法,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是。...(杂名)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亦曰胎宫。略论曰:五...(杂语)四瀑流之略。寄归传二曰:绝三株之害种,偃四瀑之洪流。...谓邪见、我见、常见、断见、戒盗见、果盗见、疑见等七种妄见。不解正理,以非为是,以邪为正,不正确之推度坚执,称...日本真言宗之教判。以十住心中,前九住心为显教,后一住心为密教,称为九显一密。(参阅“十住心”431) p162...【三无漏学】 指戒、定、慧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有烦恼、垢染),在圣者之身则为无漏(无烦恼、清净)。故谓圣...梵语 jāta 或 jāti,巴利语 jāti。指生起,有下列之意: (一)十二缘起之第十一支。又作生支。指由过去之业力而正...指供养于佛前之香炉、花瓶、烛台。若花瓶与烛台左右各一对,则称五具足。 p559...【贪着利养恭敬戒】 p0979 瑜伽四十一卷一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其大欲、而无喜足,于诸利养及以恭...(术语)以利养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贪着利养。菩萨戒经曰: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智度论五曰:是利养法如...(名数)旧译经论多谓六根曰六情,以根有情识故也。是意之一,为当体之名,以意根为心法故也。他五者生情识,故从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苦的根本就是贪嗔痴等三毒烦恼,如龙猛菩萨所说:贪嗔痴及彼,...
一、不沉湎于过去,只活当下 电影《功夫熊猫1》中一句话说得好:Yesterday is a history,tomorrow is a mystery,...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我现在为大众解说何谓善聚,您们要善加思惟之。诸比丘们...哈佛营养学家梅尔指出:如果美国肉类生产降低百分之十,省下来的粮食可以用来养活每年饿死的六千万人。 在公元...
作为修行人应当知道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真理。我们生命的轮回,流转门是什么现象?烦恼是怎么产生的?这就必须要了解...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为释迦世尊时代的恶王阿阇世,篡夺王位,幽禁他的父王频婆娑罗...
问: 有一事疑惑,请求法师开示。之前听您说过随缘度日。我不明白,在世间生活中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宏...
佛教导说: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和周围环境、世界都是苦的,这个世界本身是苦的。 要怎样离苦、怎样得乐...
我愚
【佛学大辞典】
上篇:我爱 | 下篇:我慢 |
为道教养生经典。服气法系道教养生术之一。南北朝时代之净土教高僧昙鸾,年少出家,研修四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优婆塞戒
边地
四瀑
七见
九显一密
三无漏学
生
三具足
贪着利养恭敬戒
利养
六情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男欢女爱的祸患

改变自己的九条建议

五根为善聚
素食,就是不做饿死他人的帮凶

十二因缘法

念佛经常出现瑞相,不一定很好

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