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证悟真理也。声闻预流果已上,菩萨初地以上之圣者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地名,有二:(一)位于湖南省岳州府澧州石门县东南约十七公里。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船子德诚之法嗣善会在...(名数)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于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于菩提心论,释摩伽衍论),至其本质,实...以木头比喻犯戒之人。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九上):“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或喻指丝毫不知融通者...法华经化城譬喻品说越过五百由旬之险难恶道,即至宝处。此五百由旬之解释,异说甚多,天台智顗谓凡圣同居土(指六道...【阿差末】 此云无尽意。天台云:知一切法性无尽故,菩萨发心无尽。...亦名:劝增衣价戒犯缘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论犯六缘:一、非亲居士,虚心辨价;二、情有期限;三、知有期限;四...(术语)七聚之一。恶言说也。徒为无用之论义者。行事钞中曰:身名恶作,口名恶说。...(佛名)Ratnākara,佛名或菩萨名。译曰宝积。经中作罽那者误。智度论七曰:剌那那伽罗,秦言宝积。玄应音义三曰:...乃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七愿,出自无量寿经。此愿名依论、释之不同,又作令成尊德愿、闻名修行得他敬益愿、闻名...(术语)对于违自顺他而言。谓违背他性而随顺自家之本性也。起信论义记卷中解心生灭门之下,就随缘真如与成事无明,...(譬喻)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其性猛利,断之却易,故譬之于破石。于修道可断之迷事惑,其性纯弱,断之反难,故譬之...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自性坚定、清净,是西方义 自性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极乐义 在这个宇宙中有很多的佛,他们本来和我们是一样的众生...各地纷纷出土佛舍利,这是当今中国佛教界的一种重要现象,我认为佛舍利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的意义。 首先,舍利...
《中华美德故事俭朴篇》里有一个春秋时鲁国宰相季文子的故事。季文子虽身居高位,却以俭为荣,他穿的是久洗的旧衣;...
我们经常会听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看《地藏经》上面讲修地藏法门,念《地藏菩萨本愿经》有二十八种功德。《药师...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被称作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灾延寿药师佛主,全名为药师琉璃光佛(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佛...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的过患最大,它的果报是什么?面貌丑陋、多病、短寿,同时它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嗔心...
有人问:最近科学生理学讲,男女的精到了一个时间,也象其他细胞一样,要新陈代谢。不把它排泄出来,对身体有妨碍。...问: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才可持过午不食戒? 如本法师答: 过午不食的好处极多,是故佛...
见谛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见慧 | 下篇:见谛得 |
首领之意。禅林中司掌特定事务之职称,其种类于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列职杂务条中举出寮元、延寿堂主、化主、园主、磨主...
夹山
十住心
木头
五百由旬
阿差末
劝居士增衣价戒犯缘
恶说
剌那那伽罗
人天致敬愿
违他顺自
藕丝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推荐】为何平时就要常念佛
佛舍利的丰富内涵

让勤俭节约成为自己的道德标准

不是佛经不灵,而是你理解错了

药师佛十二大愿变相图
嗔心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