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目见佛,耳闻法也。法华经序品曰:“见闻若斯。”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故事)于法华经劝持品受未来成佛,号为一切众生喜见如来之记别。...【意缘藏识见分】 p1209 如成唯识论四卷十六页至十八页广说。今取护法义云:有义、前说皆不应理。色等种子、非识蕴...惑,指烦恼。即谓迷于贪欲、瞋恚、愚痴等烦恼而染污真性。天台智顗之维摩经略疏卷一(大三八·五六四中):“故知虽...【语清净十相】 p1283 瑜伽七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语清净十相?一、先于施物,恣彼乞者。二、彼若至时,称善来进。...即标示法螺之印契。商佉,梵语 ?avkha,意为法螺。乃不动十四根本印之一。其印相为左右二手之食指加附于无名指、小...西天之法,显物之多者,常举八万四千之数,略云八万。三藏法数引华严孔目云:八万四千尘劳八万四千尘劳者,尘即染污...窥基,是玄奘的高足弟子,俗姓尉迟,因其著述常题名基,或大乘基,后人称为窥基,京兆长安人。他生长于以武功受封的...(堂塔)中世以后诸大寺与钟楼相对建于讲堂之左右,为悬鼓打时之处。现今多于楼门之上,堂之隅,悬之矣。...(术语)观照诸法之空相也。仁王经一有观空品。天台仁王经疏中曰:言观空者,谓无相妙慧照无相境,内外并寂,缘观共...即指位于东南西北四方不同世界之四佛。显密教经典皆有此类说法,其中显教所说较为一致,即东方香积世界有阿閦佛,南...为佛之德名。佛说幻化之事,能为幻化之事,故称幻师。大集经卷十九(大一三·一三一上):“说一切法如水月,我今敬...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
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 俗话说得...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做事的热情。这时候,他们更喜欢回忆辉煌的过去,而不是考虑未...一、念佛必须要与现实人生相结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慧资粮,光是想到今后生西方极乐世界,想到临命终时往生净土,...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入舍卫城托钵,途中看到一名梵志望着自己田中已经成熟、可以采收的稻米,面露欢喜之情。佛陀问...人的一生总要遇到一些惊险的事情,往往出其不意,防不胜防,能把五尺男儿打垮,甚至改变你的命运。 发生在叔叔身上...
世间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杂乱心多,念佛心少;既然大家是修行人,那就必须把三少转为三多...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摩竭国中,有一位长者生了一个儿子,相貌端庄,人见人爱。孩子出生的当天,...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就是诸法因缘生。生命的确是遵循着一...
见闻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见爱 | 下篇:见闻生 |
【法之假实】 在唯识学上,每谈一法,必分别其为假法实法。亦即自种子所生之法是实法,分位假立之法是假法。在五位...
憍昙弥授记
意缘藏识见分
惑染
语清净十相
商佉印
八万四千尘劳(二)
窥基(632—682)
鼓楼
观空
四方四佛
大幻师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莫把他人过失扬
排除「如果」的观念
惟贤长老《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
世间上有五件事无法避免与脱离
沉着冷静是人生永远的财富

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象护比丘以何因缘感得金象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