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超越念虑之境界也。五教章上之三曰:“顿教者,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顿教为华严宗所立五教之一,禅之宗旨当之。冠注曰:“通路云:一念不生等者,即心本是佛,妄起故为众生,一念妄心不生,何谓不得名佛!故达磨碑云:心有也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刹那而登正觉。” 华严清凉国师对则天武后之语曰:“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见稽古略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羊毛尘】 p0635 如色之分齐中说。 二解 积七兔毛尘为羊毛尘量。如逾缮那等量中说。...梵语 an-upalambha。为空之异名。指无论如何寻求,皆不能得知。佛教谓一切诸法之存在并无固定不变之形态,若推察寻...四种修之可以生到色界四禅天的禅定。...复有未曾习同行相应,谓出世间诸心心所,及初后时出世后所得诸心心所,于相应善巧得何胜利,能善了悟唯依止心,有受...全一卷(或二卷)。略称问佛决疑经。今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内容叙述佛于灵山时,拈花微笑而付嘱大迦叶禅法之事。...1、专修和杂修。专修是专修一善;杂修是诸善兼修。 2、事修和理修。事修是注意事相的修法,如把作所善事念念于...(物名)梵钟之异名。华者,喻其庄饰。鲸者,譬其声也。...为自恣作法之一。夏安居最后一日为自恣日,于此日中,特请僧众中之有德者,举发安居期间比丘之犯罪,其人乃举罪告僧...(譬喻)谓出生死之道,譬如门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唯有一门,而复狭小。文句五上曰:门者出要路也。楞严经一曰:十...【薄尘行补特伽罗相】 p1403 瑜伽二十九卷十五页云:其薄尘行补特伽罗行相差别者:谓无重障,最初清净,资粮已具,...(术语)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之一。又云莲华部院,在曼荼罗右方(即行者之左方)第一重,为司大悲之观音部类集合之...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甚么是佛之知见呢...
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 依智不依识,是说我们要依三乘的智慧,不能依心意识的妄想分别。 三乘佛法讲智,声闻、缘...今天是2012年的第二天,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祝与会的各位大德新年吉祥,万事如意,佛光照亮世界,法喜充满乾坤,人...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印光法师《示华权师病中...
禅宗一门,为传佛心印,本非细事。始自达磨西来,立单传之旨,以《楞伽》四卷印心。是则禅虽教外别传,其实以教印证...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迷信、太消极,太保守.把佛教作为智慧之学,最起码作...
人者,仁也,仁义道德的仁。仁字是一个会意字,许慎《说文解字》里面讲亲也,二人为仁,人和人之间要有一种亲近的关...
要弘法,说来不简单,也很简单。你想要弘扬观音菩萨,很简单,只要你对观音菩萨有信心,你就能弘扬。弘法的过程,文...
一念不生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念三千 | 下篇:一念相应 |
指观世音菩萨为应各类众生之根机,而示现三十三种相。(参阅“三十二应”511、“三十三身”513) p861...
羊毛尘
不可得
四禅定
未曾习同行相应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二修
华鲸
作举
一门
薄尘行补特伽罗相
观音院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识」
净慧法师寄语2012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憨山大师示参禅切要
国人对佛教误解有多深

人者,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