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中道之理,原离言说,然欲说之,必用言语。言语所显之中道,谓之言诠中道,与离言中道相区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860)唐代禅僧,日本禅宗支派普化宗之祖。籍贯、世寿均不详。资性异人,师事马祖道一之门人盘山宝积,密受真...因明用语。因明四种极成之一。极成,至极成就之意;自性,即宗(命题)之前陈(主词),又称有法、所别。自性之条件...(名数)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与五趣同。...【耳识】 p0634 集论一卷十二页云:何等耳识?谓依耳,缘声,了别为性。 二解 品类足论一卷二页云:耳识云...(术语)又曰小相。生住异灭,各具一相,谓之随相。随于大相之小相也。...欲界异生补特伽罗者,谓于欲界若生若长,不得圣法。...Darijing 佛教密宗根本经典之一。全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亦称《毗卢遮那成佛经》。唐善无畏等译。...为原始宗教早期型态之一,由氏族中自然产生。当时文化未开,社会结构简单,宗教亦尚处于初步萌发状态;后各近亲氏族...(术语)小乘教中一切有部宗所立。三世实有谓时间的诸法体性实在也。法体恒有谓空间的诸法体性实有也。所见事物之生...亦名:受取钱宝法 子题:不净物、净不净物、净语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云,不净物者,金银钱,不得触故。余宝...(术语)对修善或事善之称。天台所说,谓法性所具之善也。性具之佛界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为什么? 你连这个娑婆世界的事厌离心还没有,你能离开娑婆世界吗?我们经常念 发菩提心、...
念佛首先要有信心、有愿心、还要有三种心。这三种心就是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这个深心就不是浅的心,是你深深...问: 请问师父,家里爱人爱钓鱼,应该怎样对待此事?我应该怎样做?我是初学佛人,姐姐是一个智障人,有低保收入。...
清朝玉琳通琇国师,俗姓杨,是江苏延陵望族。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通琇禅师出生时,其母缪氏梦见观世音菩萨抱...佛陀一天的时间分成五个部份:上午,下午,第一时夜,中时夜,后时夜。 一,上午时分至午时前,佛陀结束饭食。饭后...人与人打交道,免不了碰上不对脾气的人,于是便出现其中一种情况:生气。生气的人有的会发脾气,有的会掉眼泪,前者...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是要学习佛的三藏十二部讲的戒定慧的内容,就是要通过闻思修来获得,听闻学习,思惟实践。只要一...问: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大安法师答: 我们要发一种心,今生得人身,闻到佛法,走上了一条解脱道路,就得要...
言诠中道
【佛学大辞典】
上篇:言诠 | 下篇:言端 |
(杂名)有智之人也。智度论十曰: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
普化
自性极成
五道
耳识
随相
欲界异生补特伽罗
大日经(Mahavairocana-sutra)
部落宗教
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钱宝受取法
性善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的

念佛要具足三种心
家里人爱钓鱼,应怎样对待此事

佛门孝子通琇国师度化母亲
佛陀的一天
生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