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因明四种极成之一。极成,至极成就之意;自性,即宗(命题)之前陈(主词),又称有法、所别。自性之条件有二:(一)真极有体,非疑非无。(二)经过立(立论者)、敌(问难者)共同认可。凡具备此二者之极成,称为自性极成;反之,则称自性不极成。于因明三支作法中,规定宗依、因体、同法喻依等均须为自性极成。(参阅“极成”5477) p252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又作菩提留支Bodhiruci,菩提鹘露支,译曰道希。北天竺人,魏宣武帝时来洛阳多翻诸经。续高僧传一曰:菩提...(术语)如来四智之一。凡夫第七识之我见,转而得此智慧,以证自他平等之理,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现他受用之身土,...(一)全一卷。吴·支谦译。又称罗汉赖吒和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记述赖吒和罗闻佛说法而立志出家,得证阿罗汉...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一载,光明有三,即:(一)外光明,指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此等光明能破除昏暗,故称外光...(术语)法藏之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又机往救,自在无关,故以为名。前释就智,后释就...【世第一法应言一心】 p0516 大毗婆沙论五卷一页云:世第一法,当言一心、多心耶?答:应言一心。问:如前已说,未...(术语)爱欲溺人,譬之为河。又贪爱之心,执著于物而不离,如水浸染于物,故以河水譬之。八十华严二十六曰:随生死...(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记如来为付嘱深法于菩萨,现十种之神力。...【明缘】 生识的九缘之一。谓眼因明而见,无明则不能发于眼识,故明为眼识之缘。参阅‘九缘生识’条。...【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 p0864 瑜伽七十七卷十五页云:世尊!齐何名得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掉...有大小二乘之说。(一)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五分法身指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种功德法,小乘以之为三身中之...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佛法并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则的真理,既然能得到自在的果地,必有其自在的因地。因地是什么呢?即是观。...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所提倡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恩其中的一恩,是要报父母...
在大乘佛法当中把修行人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偏重心力的修学。 有些人他平常修行不念佛的,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戒定慧来...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你知道障碍是哪里来的?所有的障碍只有从一个地方出来,就是你的内心,你是你自己...1、害人天伦: 男女各有配偶,这是一定的伦常。如果好淫而乱了他人夫妻之伦,致使人夫妻反目,情义破裂。这是披毛带...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 这一愿是各得真金色身愿,大家想一想,这就是佛果地...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
自性极成
【佛光大辞典】
上篇:自性会 | 下篇:自性轮身 |
(一)佛经中以朝露之易逝,比喻万物之变迁无常。金刚经(大八·七五二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二)禅林...
菩提流支
平等性智
赖吒和罗经
三种光明
观自在
世第一法应言一心
爱河
如来神力品
明缘
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
五法身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果报的不同,源于认知的差别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观照力是任何修行的一个根本法门

人最大的障碍从哪里来
邪淫的危害及戒除方法

金色容颜转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