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具名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举九喻而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性。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信力】 p0870 如五力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七卷二页云:信力云何?答:依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植净信,是有根...(名数)大乘之在家戒也。...(经名)大乘菩萨僧之戒律也,总名三聚净戒,别有二途,一梵网为宗之说,二瑜伽禀承之说。梵网为宗之说受戒之作法出...指未闻佛法又无智慧之人。此人虽具人身,而心智如牛。大智度论卷五(大二五·一○一中):“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亦名:尼师坛离宿犯相 子题:不应受单尼师坛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十诵, 不应受单尼师坛 ,离宿吉罗。摩得伽云,...释慧皎,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西)人,俗家的姓氏不详,是梁代著名的佛教史学家。 他博通内外学,对于经律尤...【二十随烦恼与八识俱不俱起分别】 p0049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一页云:此唯染故,非第八俱。第七识中,唯有大八。...指坐禅时所用之明镜。谓以明镜观照,能防心神散乱。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二之三(大四○·三八七中):“好照,有...【蕴义】 p1452 瑜伽五十三卷十六页云:复次蕴义云何?为显何义,建立诸蕴?谓所有色,若去来今,乃至远近。如色,...【贯穿法无我性】 p1028 瑜伽八十卷二页云:云何贯穿法无我性?谓唯由一相可得所显故。此中可得者,谓卽于彼事道理...(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得阿那含果报之位名。无量寿经下曰: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永远也学不完的楷模。 慧远大师当年对于净土的信心,...
昔日,佛接受频婆娑罗王供养,住于杖林塔,为频婆娑罗王演说法要。 世尊问频婆娑罗王:你观察色法是常?非常?频婆...问: 请问师父,我现在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三个月了,想生个男孩。第一个是常念《地藏经》,喜得佛菩萨护念孩子健康可...
修行的第一个就是靠语言文字的佛法产生观照,所以叫做名字,依止圣言量的这些名字。名字在娑婆世界主要是靠听闻,听...伽弥尼出家不久,有一天,他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佛陀!我觉得各种宗教都有祈祷天神,求生天国的方法,佛陀为什么不...
曹彬是宋朝的一位大将,他帮宋太祖平定天下,功劳很大。 有一天,曹彬遇到精于相术的陈搏(希夷)先生。陈搏告诉曹...
《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三心者,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这三种心都是人们妄想中的...
恐惧、焦虑、内疚、压抑、愤怒、沮丧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张关于情绪的地图。研究指出,70%以上的人会遭受到情绪...
如来藏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如来藏性 | 下篇:如来所得法 |
【能化神境智通品类差别】 p0898 瑜伽三十七卷七页云:云何能化神境智通品类差别?谓若略说、无事而有;是名为...
信力
十善戒
菩萨戒
人身牛
坐具离宿犯相
慧皎(497—554)
二十随烦恼与八识俱不俱起分别
好照
蕴义
贯穿法无我性
阿那含果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

善恶业因 果报自召
怀孕时可以念什么经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
祈祷有用吗

相由心生,运随行改的故事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