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非戒恶。佛所制的禁戒,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和具足戒等的分别。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五种净食之一,即将一切食物,先以火烧煮使熟之后才食。...(天名)Kālarātri,译曰黑夜神。演密钞九曰:迦罗云黑,啰底哩云夜,黑夜神也。...【平安】 p0532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平安者:谓乐受自相故。...(地名)Vṛji,毗舍离国Vaisāli之地名。佛灭后百年此地比丘行十事。...(术语)弥陀之教。迦才净土论上曰: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经名)佛说萨罗国经,一卷,失译人名。佛由祇园往彼国化王及国人。...(人名)Piṇḍada,给孤独长者之梵名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宾坻,直讥切,或作邠坻,音府旻切。案梵本云阿那他宾荼...应当学,梵语 ?iksā-karanīya,巴利语 sikkhā-karanīya。乃应当守持戒法之义。又作应当学、一百众学。在四分律...亦名:兰若安坐受食戒缘起、有难兰若受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四提舍尼法:“佛在释翅瘦尼拘律园,城中女人持食供养,...(人名)南山律师亲授之弟子。随天台章安大师学天台宗,鉴真和尚授具足戒。唐则天武后证圣元年,与实叉难陀等共译华...于六根清净位所得之功德。据首楞严经卷四载,以三世(过、现、未)涉四方(东西南北),叠成十二之数,又以此十二之...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一、生于乱世,七岁出家 省常大师,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字造微,俗姓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
关于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临命终时种种瑞相,都已载在往生传内,这种例子已不胜枚举。我出家...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气质,对生命的领悟等,是经过锻炼和培养达到的水平。一个有修养的人,不是以地位、...当嗔恨心起时,你可能会气自己怎么回事,为什么老是容易发脾气? 的确,人们通常都会这样自以为是:自己的情绪要自...
谦恭不是一种表面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 圣严法师 佛陀说:入于人群中,自未知他人,他人未自...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
出自《佛说处处经》 佛欲度世去。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间人。皆当从佛得福。今佛度世去。诸世间人民。当复从谁得福...
【竹窗随笔原文】 世人以不识字、不解事为愚,此诚愚也,非愚之愚也。读尽五车书①,无字不晓;收尽万般巧,无事不...
禁戒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焦芽败种 | 下篇:锡杖 |
梵语 avaramātraka-ku?alamūla。又作少善。谓薄少之善根。即指念佛以外之各种杂善。依阿弥陀经之意,一日乃至七日...
火净
迦罗啰底哩
平安
跋阇
一九之教
萨罗国经
宾坻
一百应当学法
恐怖兰若受食戒缘起
弘景
六根功德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净土宗第七祖省常大师画传

倓虚大师亲述念佛往生的故事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圣严法师《骂出一句阿弥陀佛》

【推荐】谦恭,是有能力者所缺乏的美德
去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

世间的四种布施与供佛无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