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涅槃,华译圆寂,是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的意思。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书名)十卷,明释明昱应王肯堂之请,因将成唯识论随讲随录而集成之。顾起元曾为之序云:师以宇泰先生(即王肯堂)...【过患想】 p1222 瑜伽八十六卷五页云:过患想者:复有二行。谓于诸行,思惟无常、及思惟苦。...(818~887)日本真言宗僧。通称池上僧都、南地院僧都。初随护命学唯识,后受实慧、宗睿、真雅之密宗,且嗣真雅之法...【依缘性缘起观趣入四念住】 p0774 瑜伽三十二卷十五页云:若于自身现在诸蕴缘性缘生,作意思惟;是名于内身受...我国南宗禅各派之总称。又作五派七流。即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等五家,加上出自临济之杨岐派、黄龙派,合称...为“偏僻问”之别称。汾阳十八问之一。主,指师家。学人为试验师家而提出质问,称为辨主问。宋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是凡夫的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言恶马治者,律云,若比丘犯罪,不问轻重,拒云不见;僧应弃舍莫问。语云汝所住处,亦当举汝...【乐义利】 p1308 瑜伽八十二卷十六页云:乐义利者:能与众生多乐法故。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言义利者,名所...又作佛钵盂。指佛陀所持用之食钵。佛所持者为石钵,比丘不得蓄之。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载,佛陀初成道时,四天王各...(人名)沓婆摩罗之略,罗汉名。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上曰:达啰弊夜摩罗弗多啰Dravya mallaputra,隋云物...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心向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种形式,对于自己的精神宣示不再沉沦于物质的深渊。黄怡 吃素与否,关乎人对生命的态度...
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要讲这三种意乐?就是你作好准备没有,我们要相信一个道理: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内心,...
第三段就正式讲到他破妄显真,看到药的总相。看第三段,即味开悟。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
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属于教门,第二个是属于宗门。 我个人的学习,刚开始我是根据...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导语: 橘子好吃且营养丰富这你肯定知道,但是橘子皮的妙用你知道吗?橘子皮可是宝贝啊,你千万不要扔哦!下面就给...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有了这样的语言,慢慢就会付诸于行动,行为做多了...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涂在前额,头顶戴着贝壳,手拿毗勒果高高举起,然后贴在额上,...
圆寂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圆空 | 下篇:圆解 |
【八相修行正思所摄法随法行】 p0087 瑜伽三十八卷十八页云:云何菩萨于法正思?谓诸菩萨,独居闲静;随所闻法,乐...
唯识俗诠
过患想
源仁
依缘性缘起观趣入四念住
五家七宗
辨主问
三惑
恶马治法
乐义利
佛钵
沓婆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心向素时即已放下屠刀

为什么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哪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

持名为往生正因
橘子皮的17种神奇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