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是凡夫的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是,声闻缘觉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就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无明惑是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在三惑中,见思为粗,尘沙属中等,无明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我国净土门所依之佛说无量寿经,有十二代之译:第一译,无量寿经,二卷,后汉安清译。已亡。第二译,佛说无...(仪式)聚会而设冷淘,因之有上堂小参等之佛事。冷淘者,冷面也。见南屏燕语下。...(术语)无明有迷事与迷理之二,不达缘起之诸法,云迷事。行事钞一上曰: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惠舍能摄亲友】 p1186 瑜伽十八卷三页云:云何惠舍能摄亲友?谓如有一、现前多有种种家产,远离悭垢,不悋资具;...(本生)法华文句五曰:身子久成佛,号金龙陀,迹助释迦为右面智慧弟子。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连...全一卷。收于牧田谛亮著「六朝古逸观世音应验记の研究”。乃校订傅亮(374~426)之光世音应验记七则、张演(五世纪...【一向净依止住食】 p0011 世亲释十卷三页云:三、一向净依止住食。谓段等四食,令声闻等清净依止而得住故。...【爱能造作四种业】 p1205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八页云:爱能造作四种业故。一者、此爱于其自体境界受中,能作贪味系...饿鬼亦遍诸趣,有福德者,作诸处神;无福德者,居不净处,常受饥饿,其苦无量,谄诳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圣谛义】 p1226 显扬二卷二页云:苦集灭道圣谛义者:若于此处、圣智所行;此处苦集灭道、是谛。由诸圣者,咸谓此...(地名)又曰南岳。古支那之衡州。天台宗第二祖慧思居之。辅行一之一曰:博物志云:嵩高为中岳,属豫州。华山为西岳...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你想一想,我们无始以来流转生死,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这一点是可能的了...
惭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并没有惭、愧二字连称的词汇,而这两个字都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与观念。其...
我们先说明九心住,这个九心住又有一个名称叫欲界定。为什么叫做欲界定呢?就是说他的定境当中,还是属于欲界的五蕴...
彻悟大师有一句话:善谈心性者,必不离弃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而不孝的因果,更...某人的孩子得了重病,医生摇着头对孩子的父亲说:看样子我是救不了他了,你还是快点准备后事吧! 孩子的父亲伤心地...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讳行策,俗姓蒋,清初顺康间人。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问: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而冷漠消极,应该提起智慧心、慈悲心、菩提心? 师:一进农禅...
现代的经济学家很多观点都是有问题的,凯恩斯说以消费促进生产,于是整个的社会就变成一个消费社会,各种商家大量制...
三惑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三尊 | 下篇:三际 |
(名数)说法悭吝不施于人之人。后世所受之七种恶报也。即生盲报,愚痴报,生恶众报,胎夭报,物恐报,善人远离报,...
五存七欠
冷淘会
迷事
惠舍能摄亲友
舍利弗本地
观世音应验记
一向净依止住食
爱能造作四种业
饿鬼道
圣谛义
衡山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孝顺心,是学佛的第一步

常把惭愧放心头,有三大好处

九心住(欲界定)

不孝的因果报应
谢天不尤人,天助自助者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圣严法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