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两眉中间有一条白毫,内外映彻如白琉璃,宛转右旋,为佛三十二相之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经名)具名大乘三聚忏悔经。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菩萨藏经之异译。说随喜劝请回向三聚之忏悔法。...【引发增上】 p0377 杂集论五卷七页云:引发增上者:谓一切有情共业,于器世间,故有漏业,于异熟果;如是等。...(一)住于禅定。禅定(梵 pratisajlayana),宴默之意。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大九·二五中):“佛说是经,于八千劫...【成唯识论述记】 凡十卷,唐代窥基著,又称《成唯识论疏》,系注解《成唯识论》一书的著作。撰者为玄奘三藏上座弟...位于台湾苗栗县头屋乡。清光绪八年(1882),信徒见一天然石洞,洞中泉水自涌,清凉甘美,乃于洞中奉祀石刻观音一尊...乃对妇女之称呼。于经典中记载系对比丘尼,或出家人对在家女子之尊称。又在日本,使用为女子戒名之称号。相对于男子...为小乘说一切有部(萨婆多部)论藏之别称;亦为说一切有部之代称。又作数经。数论之“数”,含有二义,一为“慧数”...八胜处的别名。八胜处的禅定,能除去烦恼,故曰除,境观涉入,故曰入。...【初静虑静相】 p0682 瑜伽三十三卷五页云:如是名为由六种事,觉了欲界诸欲粗相。复能觉了初静虑中所有静相。...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分,令人远离毗尼,不读不诵,而毁訾,堕。十诵,何用说为,令人疑恼热恼不乐。若说随经律...梵名 Sarva-buddhāvgavatī-dhāranī。全一卷。又称诸佛集会经。唐代提云般若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记述佛陀...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佛陀说:能统领百万大军的人,没有什么伟大;一个人能超越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身为一个人,重要的不是要...
关于如何处理家庭伦理关系,佛陀在《善生经》中把在家佛弟子在修行和做人处事中的责任和义务都讲得非常到位、非常明...
佛陀的弟子阿那律陀,他在过去生未修行前,曾是一位贫穷的农夫。当时天下饥荒,农作物无法生长,有一位辟支佛在这个...
地藏菩萨是普遍加持的,但是在这个地球上的六十多亿人口,恐怕有太多人没有听过地藏菩萨名号,纵使听到名号,也生不...
我们自己庄严无比的主人翁,在佛教早晚课诵本中有一句指得很真确,这句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总持不动尊转化了...
一、地藏菩萨的功德 经文: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时、无佛世界,成熟有情是地藏菩萨摩...
民国时候,浙江慈溪有一农妇,家里非常穷,和儿子挤在一间小破屋里勉强度日。 儿子脾气暴躁,对她很不孝顺,经常喝...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同时发愿修行过,当时大家都是王子,都是师兄弟。一个发心在...
眉间白毫相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眉间光 | 下篇:神秀 |
【阿赖耶识行相所缘皆不可知】 p0784 成唯识论二卷二十一页云:不可知者:谓此行相、极微细故;难可了知。或此...
三聚忏悔经
引发增上
住定
成唯识论述记
石观音寺
大姊
数论
八除入
初静虑静相
毁毗尼戒犯相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超越自我的身心

无论离合,婚姻都是一场修行

阿那律尊者天眼通的因缘

不至心念圣号,是不是就没有功德

世间还有什么事放不下想不开的

地藏菩萨的功德与无尽誓愿

【漫画】念佛卖苦,端坐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