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十二因缘法中,分为流转门和还灭门,流转门是造业受生死,还灭门是修道证涅槃。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二法身之一。对方便法身而言,...(杂语)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三重,故约于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遍智院、金刚手院、...唐代译经僧。西域人。精通瑜伽法门及咒术。开成年间(836~840)来唐,进奉梵夹,欲翻传经典,未果。后得悟达国师知...唐代僧。新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游学我国,曾住于大荐福寺、崇义寺,研学唯识。其后师事圆测。所著成唯识论注枢要...华严法界观云法界三观:法界三观者,乃帝心尊者,依华严经而立也。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观,此三种观,虽自...(仪式)诵大般若经有真读与转读二样。逐卷诵六百卷之始终云真读,诵经之初中数行而转回经卷,云转读。...【念心所】 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念是记忆,于所经历过的事物记忆不忘,就称为念。《成唯识论》曰:‘于曾习...指以宿业尽为齐限而入灭之佛身。为“齐缘身”之对称。亦即天台宗所指小乘三藏教之佛身。盖依三藏教之教意,一切万法...【无取】 p1041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言无取者:谓无所住识。无有趣入名色事故。自体永不生故。 二解 瑜伽八十...明、清民间宗教用语。分世界为三期,主张经过第二期末之末劫,即进入第三时期之理想世界。弘阳教称此三时期为青阳、...(术语)四空处定之一。略云识处定。无色界第二天,识无边处之禅定也。...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刚才有个道友问我:如何能够保持着我们这个菩提心不退?如何保持大悲心不退?那靠你的意念,意念强的真正坚持不退。...一般人只知道无常是损坏、消失、死亡等消极面的现象,这绝对是错误的观念。 正确的无常思想,可以产生努力、改进、...问: 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 大安法师答: 执持名号的时候,就不要带观想了。念兹在兹,自念自...
【原文】 或问:仙出神,禅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为也。楞严云:其心离身,反观其面是也。而继之曰:非为圣证,若...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人活着其实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都是过眼烟云。记得在一本书里,我看...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 善男子!我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行菩萨行,求一切智。...○ 没有人会理会你的委屈,没有人会理会你的无奈。当一切既定成为现实的时候,要学会接受,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 ...
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这个地方呢,叫白华庵。因为最近好多同修都会有这样的问题问到我说,你...
还灭门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还相 | 下篇:进具 |
(名数)四欢喜法:一俭素欢喜。能引少欲乐。二积集梵行欢喜。能引远离乐。三无悔欢喜。能引三摩地乐。四乐断乐修欢...
法性法身
三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满月
胜庄
法界三观(二)
真读
念心所
齐业身
无取
三期末劫
色无边处定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顺生死流的十种心
圣严法师《否极泰来》
念佛号时是否还需要观想

佛门里面也有出神吗
学会转换你的生活态度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略释
学会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