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杂语)举一法之礼,全摄收他法之体也。又作举体全收。五教章中所谓:二义镕融,举体全摄。即其例也。...Huijiao 南朝梁时僧人、佛教史学家。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出家后博通内外学,于佛教经、律深有研究。住会稽...【烦恼缘有二十种】 p1195 显扬十九卷二页云:烦恼缘有二十种者:一、乐,二、苦,三、不苦不乐,四、欲,五、寻,...(术语)佛随众生之机类而施,叶于其根性之教化也。...【无造】 p1042 集论五卷十五页云:何故此灭复名无造?永离前际诸业烦恼势力所引故。...(术语)生死无始,故云无始,经久远年劫,故云旷劫。...禅林用语。因草深而迷路者,引申为陷入第二义门之人。碧岩录第三十六则之夹注(大四八·一七四中):“不可落草,故...(物名)以身之皮为纸而书经文也。宗镜录二十六曰:皮纸骨笔,缮写受持。...(杂语)言论上之便宜。俱舍论二十六曰:然说见言乘言便故。...禅林用语。于禅林中,因处理特别事务所派遣之使者,称为专使;专使所持之书信,则称为专信。禅苑清规卷六(卍续一一...【五种所依】 p0261 瑜伽九十九卷十一页云:云何所依?谓五所依。何等为五?一、村田所依。二、居处所依。三、补特...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彻悟大师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圆融的法界。什么叫法界?根据现象和本...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用攀缘心念阿弥陀佛,所有的佛号都变成一种攀缘的力量。 为什...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
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怎么说很重要呢?就是,所谓的善恶其实都是我们一心的显...
为什么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一念观世音菩萨就灵了?因为观世音平常观察一切众生,听众生的音声,这是利他。观自在是自...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财富来自施舍,尊贵来自谦恭一样,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善良的性情...每天,渔人都要驾着自己的小船,到湖里捕鱼。他的经验非常丰富,每次都能捕到一些名贵的食鱼,令人羡妒不已。然而,...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商...
如来藏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如来慧 | 下篇:如来藏心 |
(术语)涅槃之异名。灭者灭诸相之无为法也。涅槃者是由真智之拣择力所得之灭法,故曰择灭。俱舍论一曰:择谓拣择,...
举体全摄
慧皎(497~554)
烦恼缘有二十种
随类应同
无造
无始旷劫
草里汉
皮纸
言便
专信
五种所依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一句佛号圆融四法界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观无量寿佛经》第九观:真身观

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念地藏王菩萨,为什么也要感激观音菩萨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变成富人又能怎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