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名,因他“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此菩萨在世尊灭度以后,弥勒未生以前,担负救度众生的重任。而且常住地狱拔苦,因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之愿,故以“大愿”著称。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净土宗说念佛能产生三种的缘,即亲缘、近缘、增上缘。亲缘是众生的口常念佛名,佛立刻听到,身常礼敬佛,佛立刻看到...【识无边处】 p1436 瑜伽三十三卷十三页云:复次若由此识,于无边空,发起胜解;当知此识,无边空相胜解相应。若有...(譬喻)即羚羊角。以譬烦恼也。金刚至坚,喻佛性。羚羊角能坏之。即烦恼能坏佛性也。传心法要下曰:你若道是有是无...【善根三品分别】 p1146 瑜伽五十五卷五页云:问:何等名软善根?答:诸不定地所有善根。或在定地而能对治上品烦恼...【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 p0754 集论七卷七页云:复次方广分中,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云何可知?谓由五种因故...(书名)又,作蜫勒,论藏名。小乘四门之一,译曰箧藏。尊者迦旃延作,明亦有亦空之理者。智度论二曰:摩诃迦旃延佛...五代梁时僧。明州(浙江)奉化人,或谓四明人。姓氏、生卒年均不详。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涅槃经说大海有八种的不思议,以之比喻涅槃,即:渐渐转深、深难得底、同一咸味、潮不过时、种种宝藏、大身众生居住...【六外处】 p0297 集异门论十五卷一页云:六外处者:云何为六?答:一、色外处。二、声外处。三、香外处。四、味外...即未闻之利益。指希有胜妙之利益。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中多用此语指观经之利益。如序分义中载,天王众等,见佛世尊隐...(术语)无事安坐也。临济录曰:老僧稳坐。...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个,约相续。 我们讲到第二个,约外在的环境来说明业果的轻重...清晨登山的时候,在山道阶梯上,看见一只被人踩扁而黏在地上的小虫尸体,我把它拾起来放进草堆与泥上,说:怎么这样...问: 烦恼心虽在当下放下,过一会儿又上心头。请问心要如何真正放下?所谓当下大彻大悟,是悟了什么呢? 中台禅寺答...
我们经常问:怎么修行? 看你遇到什么事就修什么法,一切经典都是这样教授我们的。 第六品〈如来赞叹品〉的当机众是...
起信之障,我们先谈这是个难信法。佛在很多经典说,这是一个极难信之法。那极难信之法,佛还要说,不断地说,说明还...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
问: 请问法师,一心生二门的二和入不二法门的二,两个二内涵相同吗? 宏海法师答: 一心生二门出自《大乘起信论》...
菩提心是善中之王,念佛的秘诀是把死字顶在头上! 近年来,念佛的人越来越多,举办佛七的寺院也逐渐增加,这是佛教...
地藏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地种 | 下篇:地藏十益 |
(术语)普贤菩萨之三昧也。大疏十谓佛境界是诸佛自证真实境界,非声闻等所能及,如法华方便品中所说,庄严者,即是...
三缘
识无边处
羊角
善根三品分别
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
昆勒
布袋和尚
大海八不思议
六外处
未闻益
稳坐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山道上的小虫
心要如何真正放下

【推荐】求人不行,求自己还做不到,这叫业障

净土法门的起信之障--认知
梦参老和尚:念万遍地藏菩萨圣号

「一心生二门」和「入不二法门」两个「二」相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