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万德譬如华,以如华之万德庄严法身,叫做“华严”。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人名)Śrllabdha,译曰胜受。经部论师之名也。西域记五曰:室利逻多唐言胜受,于是制造经部毗婆沙论。...(杂语)等觉者,一生补处菩萨之名。如今弥勒菩萨是也。下地望之,虽与佛等。然有极细一品无明未尽。故犹称菩萨。言...(杂语)嘲禅僧惟耽观道,不知教相文理,为禅宗以外之宗派者。止观五上曰:非暗证禅师,文字法师,所能知也。...何等法尔相?谓当来无常由因随逐定当受故...天台宗用语。谓能观之一心三观,与所观之三谛圆融实相妙境,系主客相互资助而显现成立。盖因圆融之一心三观非藉由妙...(一)梵语 kumārabhūta。音译究摩啰浮多。为沙弥之别称。据玄应音义卷五载,究摩啰,乃彼土八岁未冠者,为童子之总...(人名)永觉元贤禅师建阳蔡氏子。出家后,于崇祯甲戍,住鼓山。次住开元宝善及浙之真寂。丁酉坐脱。塔本山。师通内...教道与证道或教行与证行之并称。以言语宣说者,称为教;基于教说而实践者,称为教道或教行;而契合悟境真理之实践,...专门修持戒律的宗派,以唐时南山道宣为初祖。...又称扇面古写经。为日本藤原末期流行之一种写经方式,即于扇面上画各种文样,施以彩色,并上金银箔,撒砂子等,复于...真俗二谛之意义于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不一,古来诸师亦每另创新义,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对于“以真谛为空,俗谛为假”之...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问: 当烦恼习气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念佛心不强烈,甚至提不起佛号时,应如何对治? 大安法师答: 烦恼习气来的时候...
问: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个过程中,如何处理见地、修证、行愿三者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行──大至居止处所,小至一针一线──都是他人点滴的心血,方...乞丐: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 路人:我只有八十块钱。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块钱吧。 有些人总以为是上苍欠他的,老...
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自誓受戒的时候,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见到瑞相。如《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佛灭度后,欲以好心...
佛经里面常常讲中阴身,这是表达什么意思?中阴身是表达众生临死的时候,神识出来,还没有下一期生命,还没有找到一...问: 师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让工作平平庸庸的,我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但职位一直往上升,...
从一种道德文化的层面来看,这个轮回和三世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立道德的一块重要基石,也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华严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华台 | 下篇:华严时 |
【论圆满】 p1329 瑜伽八十卷十六页云:云何由五种相,名论圆满?谓若由此相宣说,若是宣说,若所宣说,若如是宣说...
室利逻多
等觉已下
暗证禅师
法尔相
境观相资
童真
永觉
教证二道
律宗
扇面写经
鼠喽栗二谛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烦恼来时提不起佛号该怎么办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知恩感恩与报恩
贪婪欲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佛教徒如何对待所谓的「瑞相」

「中阴身」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