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的别名。阿弥陀佛之咒,叫做“甘露咒”,故阿弥陀佛就是“甘露王如来”。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杂语)谓烦恼也。烦恼污心性故名尘。【又】(术语)心上之尘垢,即烦恼也。释门归敬仪中曰:若彼心尘,使性知谁不...(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因之过名。为因异喻一分通,同品全分通者,以其一分通于异喻使宗不定也。见入正理论,...全称参禅学道。指禅者游访各禅刹,参访各家风格、规矩后,随从明师学习。黄镇成送涧泉上人游方诗:“直到无生参学毕...出自菩萨地持经卷七,即:愚痴报苦、行苦、所摄究竟苦、因苦、生苦、自作苦、他作苦、恶戒苦、恶见苦、本因苦、大苦...(菩萨)又作跋陀,軷陀。颰陀和罗Bhadrapāla之略。菩萨名。玄应音义五曰:颰陀,经中或作軷跋拔,三形同蒲沫切,...(术语)正冥符真如之智,离无分别之念故谓之无分别智,又曰根本智,后分别一切差别相之智,谓之分别智,又云后得智...(杂语)顶上结一髻也。古梵志中有此风。...即心驰于有无二边,而犹豫不定之义。一般多指欲界修所断之无覆无记之智;然亦有用于形容狐疑之相者。 p2438...【不现神通引摄恐怖戒】 p0343 瑜伽四十一卷十八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具足成就种种神通变现威力;于...禅林用语。又作棬挛、卷挛。喻指禅林师家接引伶俐衲僧时,用以钓引、把持之饵。圈挛,原指卷绞钩绳之辘轳,或以“圈...禅宗公案名。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与途中所遇之婆子,藉偷笋之机缘问答而引发之一则公案。笋,即笋。据禅苑蒙求卷上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 太子和公主同是在十九...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神通妙用,决非凡夫所能随学。但其他经...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割肉饲鹰、舍身喂虎,以牺牲自己来保全动物的生命,从而平息争...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这五条规范我们称之为五戒。第一条不杀生;第二条不偷盗;第三...战国时代,有一位在楚国长大、原籍燕国的人,年岁增长后,常常惦念着自己出生的地方,想要落叶归根。刚好有位朋友要...
这世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从来没生过气的人,却能很容易地就找到一个为了一点小事就心怀怨恨、大动肝火的人。然而,...
问: 末学感觉在家人有负累,不能专心办道,希望等孩子长到十八岁成年之后,能够放下万缘,到清净的道场专心办道,...
凡皈依佛法之人,无论男女,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爱惜物命。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甘露王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甘露 | 下篇:甘露门 |
比喻身体坚固,犹如金刚,系指佛身功德而言。据月光童子经载,如来之身功德如金刚,已断尽诸恶而积聚万善;相好光明...
心尘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
参学
十八苦
颰陀
后得智
一髻
有耶无耶
不现神通引摄恐怖戒
圈挛
婆子偷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

佛陀会做这7件你我都难做到的小事
佛眼看战争

佛给在家人提出的五条基本规范
真假故乡

生气是对自己施酷刑

在家人是否一定要到道场专心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