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的愿力加被于人。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Upekṣa,又作忧毕叉。译曰舍。平等。持心平等,不偏一方。舍者舍偏心也。涅槃经三十曰:忧毕叉者,名曰平...【诸欲因缘略有六种变坏】 p1361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二页云:复次诸欲因缘,略有六种变坏。一、他所逼切变坏。二、诸...(杂语)邪僻不中于理之恶见也。如身等之五见是。俱舍论十八曰:就五僻见,说邪见重。...【遍行修】 p1123 瑜伽六十七卷三页云:云何遍行修?谓于诸法一味真如,作意思惟;诸所有修。名遍行修。...(经名)大乘菩萨僧之戒律也,总名三聚净戒,别有二途,一梵网为宗之说,二瑜伽禀承之说。梵网为宗之说受戒之作法出...指依凭感觉塑造神灵之形像而加以崇拜。又“偶像”易被误有轻蔑之意,故有学者主张应称为“神像崇拜”。偶像崇拜可说...(术语)谓万象皆假有非本来实有也。未显法性真如也。...(地名)优婆夷之名。译曰怖望。见慧苑音义下。...天台宗所立五时之第四。佛陀宣说方等经后之二十二年间,即说诸部般若经之时期,故依经名而立名。(参阅“五时八教”...【三种顾恋】 p0180 瑜伽七十一卷二页云:复次有三顾恋;修四念住,能为对治。一、顾恋助伴。二、顾恋利养。三、顾...【转识】 唯识宗以前七识为七转识。转是转变、转起的意思,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昨天讲的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他捡一个木头黑漆漆的地藏像都可以得到加持,而且他还不是怎么心诚。像我们要修行,经常...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人。当时在海的另一端,滞留了许多淫乱的女鬼,她们若见商人经...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且无论阿弥陀佛四字不现者不得往生,即现亦不得往生。何以故...
由于他有欲望,当这欲望满足的时候他很得意,当这欲望受到阻碍的时候,他就生气了、他就有脾气了、他就要扫除这个障...
你尝试地思维一下,早上醒来的那一刹那,当我们一念灵知灵觉,你能下意识地想想,我是谁?怎么会在这儿?我以谁的角...
我们身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养自己的福慧、如何修相好呢?来山出家为什么要经过一、二、三年才圆顶?就是希...问: 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怎么去实践?面对不同的对境时,这两者的运用是不是应该有所侧...
他力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乐变化天 | 下篇:他心智 |
(术语)一切法由因缘之和合而生。故虽显现之因存在,而缺缘时,则永久止于未来,而不得显现也。...
优毕舍
诸欲因缘略有六种变坏
僻见
遍行修
菩萨戒
偶像崇拜
本来空
休舍罗
般若时
三种顾恋
转识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人为什么会瞋恨

【推荐】观照般若,你能观照得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