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界二禅以上,无“寻”的心所,亦无“伺”的心所。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乃具人格之神。有神论宗教,多立有人格之神;然佛教是一种“法信仰”,并不立人格神。诸弟子系透过释尊之人格,而信...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黎。安陀会华译为中著衣,五条制成,是平时起卧所著的;郁多罗僧华译为上衣,七条制成,是作...尼乾子,梵名 Nirgrantha-putra,全名 Nirgrantha-jātaputra,巴利名 Nigantha-putta。印度古代六师外道之一,外道...(术语)未得真证以来,总名凡夫,此中分内外二种。得似解之位为内凡,未得似解之位为外凡。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处...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不受谏戒五十四。凡出家离恶,本是学宗,要由善友迭相谏喻。然以情迷,将欲作罪,...指观行处,即观心修行之对象。解脱道论卷三分别行处品列举三十八行处:(一)十一切入,即地、水、火、风、青、黄、赤...于法计常者,有十一种,云何为十一。 一、计诸有见常 如外道贪着诸见,说法因集皆是实有,以诸有见为常。 ...(术语)Karmadāna,梵语羯磨。译曰事。陀那,译曰授。以诸杂事指授于人之役是名授事。旧曰维那者,即此也。寄归传...一个人在受辱的时候,纵然已起嗔心,但如能即时觉悟嗔火之害,以功力克制,竭力忍耐,使不发作,但此种功夫稍有勉强...梵语摩诃衍,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人名)Kśāntisimha,比丘名。译曰师子忍。见慈恩传二。...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灭过去,定无有体。云何复为种子,能生后时如理作意相应之心?...
1932年12月,天童寺里正在为修复庙院工作的两位油漆工,住在天王殿东面的阁楼上。一天中午11点许,一根香烟头儿丢在...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安住寂光净土,恒享真常法乐。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救苦情殷,度...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于是很多人都想远离尘嚣过隐居生活。但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单...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人际间架设心防,也不为自己设想,心胸全然敞开。所以,凡是自...在舍卫国的某个村庄中,住着一户贫穷人家,女主人怀胎十月,生了一对相貌十分庄严的男婴,夫妻俩为他们取名为双德、...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当时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他在城外设立祠坛,施设饮食,奉请诸婆罗门举行祭祀祈福...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生活在纷繁的现代社...
无寻无伺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无想天 | 下篇:无称光佛 |
(术语)Sugata,又作修伽度。译曰好去,好说,善逝。如来十号之一。去生死而归于涅槃,故曰好去,善逝。好说法,故...
人格神
三衣
尼乾子外道
内凡
不受谏戒制意
行处
于法计常
授事
力忍
大乘
羼底僧诃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有了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

明旸法师、圆瑛法师念观音圣号救火记

当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须以改恶修善

【推荐】「怨憎会」与「爱别离」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双德双福遇佛成道缘

绕佛一匝得授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