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有一定的自性。一切法因缘和合而生,都无一定的自性。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杂语)浮山远录曰:公编禅家为九带集。故山谷赠清隐禅隐师云:参得浮山九带禅。...(界名)Naraka,又作Nāraka,即地狱与地狱罪人之梵名也。但诸师多以捺落迦,那落迦混而为一,慈恩分别之而以捺落...方便有七种,谓任持方便、瑜珈方便、相方便、决择方便、隔越方便、邻次方便、邻次隔越方便。通达有五种,谓有相文字...(物名)庐山慧远弟子慧要,有巧思。以莲华作漏刻,名莲华漏。梁高僧传六道祖传曰:远有弟子慧要,亦解经律,而尤长...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三学】 这是修行者所必须修习的三种修持,即一者戒学,二者定学,三者慧学。全称为戒定慧三学。一、增上戒学,又...(一)(1610~1666)明末临济宗僧。延平府(福建南平)人,俗姓连。清世祖赐号明觉,字憨璞,世称明觉性聪或憨璞性聪...(佛名)斯芩王所奉事之佛。...(术语)十二分教之一,梵语祇夜Geya,译曰重颂。既宣说于上,更以偈颂结之也。法华经序品曰: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于一定区域所规划之建筑物。唐时对官舍寺宇皆用此称呼,如翻经院、戒坛院、禅院、律院、书院等。翻经院之名早为玄奘...【分别法执】 p0384 成唯识论二卷五页云:分别法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问: 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得一心不乱,并说:假若未得一心不乱,临终的时候是否会往生...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要谈的是第二种人,在唯识学对治的瞋恚,是对...佛法认为,「贪、瞋、痴」是我们人类的三种根本烦恼,称为「三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避免起瞋心,只不过有...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僧人和僧团的,另一方...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所信仰崇拜的宗教大多是佛教,当今约95%的泰国人是佛教徒。但...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众生的层面来解释这个经文。我把这段《要解》念一下,非常重要...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像摩诃波阇波提、莲花色尼、耶输陀罗、末利夫人、妙龄童女...
无自性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无异想 | 下篇:无法相 |
【形色非实】 p0696 俱舍论十三卷四页云:然经部说、形非实有。谓显色聚、一面多生,卽于其中、假立长色。待此...
九带禅
捺落迦
七种方便
莲华漏
中道
三学
性聪
私诃摩提佛
重颂
院
分别法执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生气》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