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界五净居天之第二天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开导依】 p1185 如成唯识论四卷十三页至十六页广说。今取护法义云:开导依者:谓有缘法、为主、能作等无间缘,此...(术语)调养身之一切资具也。度者器物各自之度量。行事钞钵器篇注曰:房舍众具五行调度。资持记曰:谓调养具度,即...【唯识非境】 p1008 成唯识论十卷十九页云:然相分等、依识变现;非如识性、依他中实。不尔;唯识理应不成。许识内...为梵语 ?arīra(舍利)之意译。即依戒定慧而薰修,圆寂后留全身或碎身之身骨,永获人天供养。(参阅“舍利”3495)...(术语)二种子之一。谓之第八识色心生诸法之亲因缘种子。是以名言为缘所熏之种子也。...唐代之舞乐名称。又称七德舞、齐正破阵乐。略称破阵舞。与九功舞、上元舞共称三大舞。依唐书礼乐志第十一所载,唐太...【十种名类】 p0108 世亲释六卷十页云:如前所说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何等为名?几品类义?为答此问,以颂显示名类差...【自性】 指自体之本性,唯识家多称为自相。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纯无杂的个性,即称为自性。换句话说,自性...(界名)等活地狱之异名。罪人为苦所逼,作已死想,而冷风吹来更活起来。俱舍论曰:等活地狱。显宗论曰:想地狱。...(人名)菩萨名。旧称,那伽曷树那,那伽阿周陀那Nāgārjuna,生于阿周陀那下,故名阿周陀那。以龙成道,故字曰龙...(术语)四种道理之一。谓有生必有死,有因必有果,乃天然自然之道理也。...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
信,德之端也。 人言为信,这是一个会意字,即只要是人说的话就能相信,可见古人的淳朴,口说即可为凭。我们现在说...问: 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为两大参照系? 大安法师答: 东林寺作为净土宗的...《大宝积经》云:菩萨应舍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实义,舍于众务及诸戏论,修出世道慈念众生。 佛言:弥勒,初...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从...谈到警醒,在大雄宝殿、大智殿、大悲殿都有巨大的木鱼,摆在佛案的左侧,它巨大厚重,一人不能举动,诵经时木鱼声穿...
《解》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
今复举恶业、善业别述如下: 恶业有十种。 杀生、偷盗、邪淫、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悭贪、嗔恚、邪见。 造恶业...
无热天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无烦天 | 下篇:无垢地 |
(术语)应者应现。应众生之机类而现身也。化者变化。应真佛缘而变化种种也。西域记七曰:天帝释欲验修菩萨行者,降...
开导依
调度
唯识非境
骨身
名言种子
秦王破阵乐
十种名类
自性
想地狱
龙树
法尔道理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行善妙方有十味

「信」字,德之端也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世话、戏论、愦闹的二十种过失
念佛的三大利益
木鱼之眼昼夜常醒

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