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的住持和尚。相传维摩居士所住的石室,长宽祗有一丈,方丈之名,即是由此而来。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杂语)安乐集下曰:净度菩萨经云:人生世间,凡经一日一夜有八亿四千万念,一念起恶受一恶身,十念起恶得十生恶身...离喜者。云何喜?谓心欣极欣。乃至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心于此喜。离染解脱。故名离喜。住舍正念正知者。彼于尔时...(术语)贤而行善者。涅槃经四相品曰:外现贤善,内怀贪嫉。观经疏散善义曰: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见思烦恼,系缚身心,使不自在,谓之子缚,对果缚而言。...【十重唯识】 又作十门唯识,乃是唯识的十种层次。华严宗对一切诸法认为皆由一心所现,故说万法唯心。其义有十种不...凡二卷。唐即道镜、善道共集。全称求生西方净土念佛镜。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系以对比方式提出念佛门与其他法门,...(术语)三业供养之一。口发音,称美诸佛菩萨之功德也。见文句二下。...(经名)四卷,秦罗什译。思益者梵天之名,说大乘之实义而破小乘之偏小。...即送亡者至葬场。又作送葬、津送。有关送亡之情形,敕修百丈清规卷六送亡章所举甚详。一般用于送亡最常见之葬法为土...【引余证言】 p0377 瑜伽八十一卷十七页云:引余证言者:谓引余经,成立所说。...佛教称外道入山行道之人为仙,十种仙即:地行仙、飞行仙、游行仙、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道行仙、照行仙、精行仙...(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 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词婉。容其所不及,...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绝对不是女子的牛马。家庭的组织,是双方分工合作的,各有长处...问:请问师父,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 大安法师答: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这人的修行还是...凡夫的情识 (讲座第一天) 林部长、陈国策顾问,以及钟司长、政府的各位长官、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信众,还有...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办呢?恶业就是冤亲债主吗?怎样知道业已转?专念阿弥陀佛可...念经前所念诵的四句偈,其偈文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翻开经典...
【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几经劫难,暂得人身,因循自误又半生。荒唐过日,前路茫然。实又可恼,又可悲,又可怜。 穷途末路,流落它乡,徘徊...
方丈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方寸 | 下篇:方广 |
【作意散乱】 p0686 集论一卷十页云:云何作意散乱?谓依余乘余定,若依若入,所有流散。...
八亿四千万念
离喜者,第三静虑
贤善
子缚
十重唯识
念佛镜
口业供养
思益梵天所问经
送亡
引余证言
十种仙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
夫妻之间如何幸福相处
烧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妙莲老和尚《凡情与佛心》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开经偈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