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442)刘宋比丘尼。吴兴人,俗姓胡,名道婢。幼小即出家,居于广陵中寺。及长,修习禅思,不食美味,于受大戒...虚假、非真实之意。或略作妄。其义细别有三,即:(一)梵语 a-santa-bhāva,乃非实在之意。如妄法、妄境、妄有。(二...唐代新罗僧。曾从我国华严宗三祖法藏研学华严,彻达玄旨。法藏之同学义湘亦新罗人,与法藏共师事智俨。师于孝昭王元...(名数)菩萨有二类:一、智增菩萨,大智之性分增上,而断恶证理自利之善根多,利生化物之善根少者。二、悲增菩萨,...(术语)三十二相之一。两颊隆满,如师子王之相。...【慈无量定】 p1267 法蕴足论六卷七页云:谓有一类慈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术语)Bodhi,云菩提,新云冒地。仁王经良贲疏下三曰:旧云菩提,今云冒地。...【业杂染】 三杂染之一,指从烦恼生,或助烦恼造作身、语、意三者之业。参阅‘三杂染’条。...见思烦恼,系缚身心,使不自在,谓之子缚,对果缚而言。...(杂语)十魔之一。一切恶业之障害善道者。...亦名:与持杖者说法戒缘起、持杖人说法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为不恭敬者说法。诸比丘举过,...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 有信徒问我:心要安住在哪里?我告...问: 每天念佛和看经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大安法师答: 印光大师曾经提过一个比例:九比一,用九分的时间念佛,一分...
昔日佛在毗耶离城甘梨园时,比丘们观察到此地平正庄严,人民生活富饶,物产丰沛,五谷丰收,生活所需不虞匮乏,但人...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生命是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几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英美等国的经济陷入了萧条期,也使一户单亲家庭的生活质量...
刘晓愚居士,名景烈,江西赣县人。少年留学东瀛,与蔡公松坡等同学。光复后,曾任第一届国会议员。民六七年间,任职...
清朝时,淄川有一个穷小子,腊月将尽,还缺吃少穿,他不知道这个年怎么过。穷极无聊,想出一个馊主意。这天,他操着...
净土宗的祖师里面,在开悟之后的一个特点置彼而取此。这句话很重要。那为什么要置彼而取此呢?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原...
作意散乱
【法相辞典】
【作意散乱】 p0686 集论一卷十页云:云何作意散乱?谓依余乘余定,若依若入,所有流散。
上篇:作用道理 | 下篇:作意有三 |
(术语)八念之一。人于一切时中常念其身必有死而不忘也。智度论二十二曰:念死者有二种死:一者自死,二者他因缘死...
光静
虚妄
胜诠
二增菩萨
颊车如师子相
慈无量定
冒地
业杂染
子缚
业魔
为执杖不恭敬者说法戒缘起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慧律法师:心无所住就是安住
每天念佛和看经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生命危脆不能长久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让目标看得见

得助念与失助念之损益比较

受伤未尝不是另一种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