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真如的体性,毕竟平等,无有变易。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谓于有情。欲为损害。乃至现为过患。总名恚界。复次瞋恚及瞋恚相应受想行识。并所等起身业语业。不相应行。总名恚界...【二十二根三界分别】 p0041 俱舍论三卷十二页云:二十二根中,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颂曰:欲色无...指苦、醋、甘、辛、咸、淡等六种味。出于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一、俱舍论卷一等。依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八载:(一)苦(梵...我国现代佛学院之一。创办于民国十四年(1925),院址设于福建省厦门市之南普陀寺。学制三年,院长由该寺住持兼任,...Tipo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中观派的理论奠基人之一。龙树弟子。也称迦那提婆(意为一眼提婆),意译圣天。生...(术语)断恶行善也。又对于性善之称,本有之善曰性善,修成之善曰修善。修善即性善,实大乘之通谈也。...善不善业,于善趣恶趣中感生异熟时,有招引业圆满业。招引业者,谓由此业能感异熟果。圆满业者,谓由此业生已领受爱...(术语)曰众生,曰佛陀,俗谛迷情上之假名耳,真谛觉悟上,无众生,无佛陀,真如平等也。始终心要曰:真如界内绝生...(物名)在塔顶上之轮盖也。通常有九层,俗曰九轮。经律中,谓为轮相,相轮,金刹,金幢,露盘等。寄归传四曰:制底...(术语)解脱与解脱知见二者合而云解脱知见。...亦名:作法界三别、作法摄僧界分齐 子题:有场大界四处集僧、小界无外可集、说恣内外俱集、无场大界二处别集、有场...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通。见亡母生饿鬼中,持饭往饷,饭化猛火,目犍连痛哭白佛。佛...你有自我概念以后,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为你被自我的情感蒙蔽了。蒙蔽的后果就产生很多的障碍了:四惑八...女人要学做聪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进退,也懂得给自己储备后退的路,把握男人不是只抓住他的胃就可以了,更重的是要...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历史上的中国禅者,僧,我特钦佩慧能;俗,则是傅翕。这傅大士,有一偈,未出家时,便令我痴迷。 偈曰:空手把锄头...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言语,言语它是三苦的根本,意思就是说,外道只知道去虚妄执著...佛陀说:世上有四种人。第一种人由黑暗走向黑暗;第二种人由光明走向黑暗;第三种人由黑暗走向光明;第四种人由光明...
不变真如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不即不离 | 下篇:不变随缘 |
在家戒、出家戒、道俗共戒。在家戒即八戒;出家戒即十戒与具足戒;道俗共戒即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