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和天亲二菩萨,都有千部论师之美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识杂染差别】 p1436 瑜伽五十四卷一页云:云何杂染差别?谓诸愚夫,由二种门,识被染污。一、于现法中,由受用境...谓刳(剖)身燃灯以供养佛。为释迦佛本生故事之一。世尊于过去世为虔阇尼梨王时,为欲闻劳度差婆罗门之法而行之,以...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触,乃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而能使其触对于境之精神作用;即为...【三苦】 依苦之性质来分,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一、苦苦,有漏行蕴中,诸非可意的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二...即一山之主,乃一寺住持之尊称。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之抚州龙济山主绍修禅师、天圣广灯录卷二十八之杭州南山资国圆进...(饮食)Kharacchada,香药三十二味之一。译曰竹黄。最胜王经慧沼疏五曰:竹黄者竹内所出。...(譬喻)稗似禾之谷而非者,稊者似稗而杂生于地之秽草也,以譬比丘之不德。四分律六十曰:佛告诸比丘:应审定问彼人...(故事)传灯录曰: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达磨大师于禹门千圣寺端坐而化,其徒为之葬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后二年...(物名)烧香灯火。人奉于寺庙之物。释门正统四曰:香火之严,于今为盛。唐高僧传一曰:香火梵音,礼拜唱导。...真如心的别名,即人人本来具足的真实心、清净心。...(杂语)传灯录曰:南泉和尚问陆亘曰: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然于佛法,各人当有理解与行为之简明标准,庶可无所歧疑而自度度他。 修学佛法有二:一、理解,二、行为。以理解贯...我的父母双亲,现在何处呢?究竟怎样了呢?父亲的健康?母亲的灵? 《诗经》的〈蓼莪篇〉说的:「哀哀父母」,我岂...
勿坏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坏他人的名利。名名誉,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依据。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名,希望自己有好的名...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我们。而我们,却不予理睬。这不是很残忍很悲痛...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的?须菩提问佛: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就跟他讲了很多...
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动) 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就没事的,五阴身心它可不会放过我们的,因为过去我们跟它打成...从前,寺院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僧人。老僧才学广博,声名远播。小沙弥整日按师傅所授之法打坐,读经, 日复一日。小...
千部论师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千佛名经 | 下篇:千辐轮相 |
(传说)九会之次第未见本经究谁图示之耶?或云龙猛菩萨开南天铁塔时,空中现九会之尊位。或云金刚智三藏从龙智受之...
识杂染差别
剜灯
六触
三苦
山主
鸲路战娜
稗稊
只履西归
香火
如来藏心
寸丝不挂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学佛之简明标准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成人之美,勿坏人之名利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如果常能这样想,就不会缺乏念佛的动力了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