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八菩萨神咒经所说,七佛是维卫佛、式佛、随弃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八菩萨是文殊师利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后大势至菩萨、坚勇菩萨。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史略 ...(人名)Āmrā,巴Ambā,又作庵罗女,庵树女。皆为庵婆罗树女之略。...【独觉乘证得】 p1384 瑜伽六十四卷五页云:独觉乘证得者:谓略有三种。一、先已得顺决择分善根证得。二、先已得证...(譬喻)以电喻法之无常迅速,以影譬无实体。无量寿经下曰: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人名)梵名阿弥都檀那Amṛtodana,释种师子颊王之子,释尊之叔父也。父为师子颊王,诸经论多一致,但五分律十五以...(术语)世间一切之事法,虽皆名义乖离,而诸佛菩萨之名号及陀罗尼等,则皆名义不离。又谓之名体不二。如阿弥陀佛,...亦名:结有戒场大界法、结有场大界法、有场大界结法、戒场大界结法 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结有戒场大界法。佛言...即清净之法轮;指佛之说法。佛所说之清净教法能摧破众生心中之烦恼垢染,故称无垢轮。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二中):...【阿浮达摩】 此云未曾有。妙玄云:佛现种种神力,众生怪未曾有。...全一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又作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有关诸佛...内凡和外凡。内凡是快要进入圣位的人;外凡是刚刚闻教起信的人。...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强调欲改变现世命运,极速求得大福莫如跳出火宅,念佛求生西方...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教不甚了解的人见后常会问: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对于这个...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每逢读到苏轼《留侯论》中...问: 为什么不要骄傲我慢,我慢是很难远离的。请开示一下。 方海权答: 我慢列在贪嗔痴慢疑之中,与贪嗔痴并排,我...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佛人,为了今生的名闻恭敬,表面上东做佛事,西做功德;实际呢...
贫穷布施难,这里特别谈到贫穷的人对于僧人的布施,我们更要念他们的恩。彼则竭力躬耕,这是指农民,面对土地亲身地...问曰: 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弥陀愿力,诚乎不可思议矣。然则我于生前且做世间事业,直待临...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没,犹可追报也。试思此身从何而来?何由而长?乃不能反本寻源,...
七佛八菩萨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七佛 | 下篇:七宝 |
(一)梵语 jāna-divākara。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生死痴闇。与“慧光”、“慧照”等同义。法华经卷...
天台宗
庵婆女
独觉乘证得
电影
甘露饭
名义不离
摄僧有场大界结法
无垢轮
阿浮达摩
安像三昧仪轨经
二凡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浅谈净业三福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禅师们的胆量
为何要去除骄傲我慢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感念施主恩德
可否先做世间事业,然后临终才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