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又作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有关诸佛菩萨之塑画雕造等诸事项,并详细阐明开眼、供养等之作法。 p240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有情(众生)之身心,即有情所住之处所,共有九处。又称九居、九众生居、九门、九有。即:欲界之人天、梵众天、极...(术语)Tiryagyoni-gati,新译曰傍行(畜生趣),畜生之异名也。见名义集二。...(一)乃指佛陀开悟之十种境界。其境广大无边而难以量度,故以海譬喻。据旧译华严经卷二卢舍那佛品所载,即:(一)世界...【戒禁取】 四取之一,即执著非正因、非正道为正因、正道。亦即执取五见中之戒禁取见,于三界之苦、道二谛中皆各有...苦相者,或三或八或六广说如前。何故经说若无常者即是苦耶?由三分无常为缘苦相可了知故,谓生分无常、灭分无常、俱...乃指释氏与老子,即佛家与道家。 p191...梵名 Vakkula, Bakkula, Bakula, Vakula,巴利名 Bakkula, Bākula。为佛弟子之一。又作婆拘罗、波拘卢、缚矩罗、薄...【道支】 p1236 大毗婆沙论九十六卷八页云:助正求趣,故名道支。问:言道支者,是何义耶?为能求趣,故名道支?为...(行事)禅苑于岁旦陈列列祖之遗像及书画等,使众人拜观,称为祖师会。...【不修身及不修戒】 p0339 发智论十二卷十页云:云何不修身?答:若于身未离贪欲润憙渴。又无间道,能尽色贪;彼于...又名世俗智,即带有烦恼的智慧。...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
对于出家人来说,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比丘。受完戒后,要坚持学戒,把戒学好了,才能持戒守戒。那么...很多人的紧张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凡是心不安的时候,应该先去了解心为什么不安?找到原因后,便会发现...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
念佛的功夫来自于不断的熏习。如果不念佛,我们每天的起心动念都是五欲六尘、都是人我是非,都是熏习了六道轮回的种...所谓肉食,病菌尸毒寄生虫。 不论是什么样的肉类,在放大镜的下面都可以看到很多的细菌和寄生虫,这一点和植物完全...
接到了你写给明道法师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纪才二十岁,却忽然夭折,对此我不禁非常地感慨叹息。何况你已经教养...问: 人们都会有烦恼,有时烦恼到不得了,该怎么对治? 方海权答: 最烦恼的时候,就是最消业的时候,而烦恼也是无...
安像三昧仪轨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安详 | 下篇:安慧 |
(术语)谓人间天上果报也。虽为依五戒十善之因所得之善果,而为报著于其果报之凡夫迷倒境界,故曰颠倒之善果。...
九有情居
帝利耶瞿榆泥伽
十海
戒禁取
苦相
二氏
薄拘罗
道支
祖师会
不修身及不修戒
有漏智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出家人应该如何学戒
圣严法师:心里不安的原因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
四种马喻不同根器

使生疏的佛号变熟悉
肉食让我们把健康拱手相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