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中的前七恶叫做七支,即身三(杀生、偷盗、邪淫)与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的恶业。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属耳听】 p1463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属耳听者:为欲了知音韵差别故。...【心心法等佛亦能化】 p0357 佛地经论六卷七页云:此中经文定证三业心心法等,皆有变化。如来智上,现此麁相心心法...【三自性与知断证修】 p0215 瑜伽七十四卷二页云:问:三种自性,几应遍知?答:一切。问:几应永断?答:一。问:...(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说佛前世三转生行檀波罗蜜之事。...二因之一,五因之一。据大智度论卷九十六载,因有近因、远因二种,直接引果之原因,称为近因;间接引果之原因,称为...(术语)Mahāprajā-pāramitā,译曰大极智到彼岸。仁王经念诵仪轨曰:摩诃此云大,钵罗枳穰此云极智,播罗弭谛依...【舍依处】 p0973 瑜伽九十七卷四页云:云何舍依处?谓断彼事。由此依处,于已断事,无杂染行,现法乐住。...【非烦恼法】 p0714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非烦恼法云何?谓若法、非缠。...禅林用语。(一)又作何似。即“如何”之意。庞居士语录卷上(卍续一二○·三○上):“士才接茶,林乃抽身退后曰:‘...(饮食)劫初时自生于地而养人者。俱舍论十三曰:由渐耽味,地味便隐,从斯复有地皮饼生,竞耽食之。...(术语)心起妄想,种种度量外境谓之心量。是凡夫之心量也。如来真证之心量,离一切之所缘能缘而住于无心是也。楞伽...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
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弟子问禅师:人最大的缺点是什么,而这些缺点又是他自己发现不了的? 禅师说: 愚昧、残忍、怯懦 。 第一愚昧:有一...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弟,学忠厚诚实。当此轻年...功利思想弥漫的社会,一切都在向钱看。人们往往以收入多寡、职位高低来衡量人的价值。 我承认有钱的确好办事,但是...
道心是在磨练中磨练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啊!所以有人出家还没有几年,认为自己总是不进步。不进步他不知道是怪谁,他...
学佛以后,反增烦恼?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反对?问题不在学佛,问题在于方式。 有一位女居士,她学佛以后,还是很苦恼...
文中说到【以声闻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声闻。割爱辞亲。出家修道。剃发染衣。具出世之相故】。我这里还要给大家说...
七支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七聚 | 下篇:七支戒 |
又作余习、习气、残气。即由数数现起之烦恼所薰成之余习。虽已断尽烦恼之贤圣,犹残余不如法之习气。如难陀虽已证得...
属耳听
心心法等佛亦能化
三自性与知断证修
前世三转经
远因
摩诃钵罗枳穰播罗弭谛
舍依处
非烦恼法
何似生
地皮饼
心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佛像是否要开光才会灵验?
人最大的缺点

印祖对青少年的教诲
富商的快乐秘方

何为用功法,办道不污染

【推荐】为过去而诵经,为未来而念佛,你为现在做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