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证和理证。在三学中,修戒学是事证,修定慧二学是理证。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离言相取】 p1425 显扬十七卷六页云:颂曰:若都无所取;无慧亦无度。俱成取离言,为顺非无用。论曰:此若无有二...【四十八心】 p0438 品类足论四卷六页云:有四十八心。谓见灭所断邪见相应心,见灭所断疑相应心,见灭所断邪见疑相...【三种无倒记别】 p0204 瑜伽九十四卷一页云:于一切触缘受有中,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宣说无因恶因论者,如前请问...(人名)名慧忠。受六祖之心印,居南阳之白崖山党子谷,四十余年不下山。肃宗闻其道行,上元二年,敕中使孙朝进召趣...(一)梵语 āvarana,覆障之义。指烦恼,因烦恼覆障善心,故称为盖。有五种,即: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人名)Mātṛceṭa,比丘名。译曰母儿。寄归传四曰:如尊者摩咥哩制吒者,乃西方宏才硕德,秀冠群英之人也。传云...【无有暂时少有所施】 p1090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若诸菩萨无有暂时少有所施者:是一切时一切施义。...(术语)四处者一为王舍城之鹫峰山,二为舍卫国之给孤独园,三为他化自在天宫,四为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鹭池。十六会...【沉心及策心】 p0708 俱舍论二十六卷六页云:沉心者:谓染心。此与懈怠相应起故。策心者:谓善心。此与正勤相...(经名)一卷,后汉支曜译。经中说恶马有八态,以譬恶比丘也。...印度称医学为医方明(梵 cikitsā-vidyā),乃五明之一。佛典中提及之医术,亦属此一系统,增一阿含经卷十二、金光...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生活在世间,苦多乐少,我们常常要面对痛苦,生命中的逆境人人都不可避免。 经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痛苦,都在反...
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要空掉什么?我们凡夫没有修法华经之前叫做根、尘、识。就是我...
佛法能完成究竟圆满的德行,他的特质何在?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梵语般若,华语为智能。但此所说的智能,意义极...
我们一般做一件事情总是会以利益得失的考量,来决定我是不是做这桩事情。修行也是这样,要比较、选择再来做这个事情...
八十年代包头有一只鹦鹉,是一个爱好鹦鹉的人从四川重金购买过去的,想让它学说人话。 但这只鹦鹉一开始就很顽劣,...中国汉传佛教寺院在长期的放生法会中形成了独特的《放生仪规》。一般说来,按现行《放生仪规》,放生全过程可分为洒...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
自性迷就叫众生,自性悟就是佛。既然是迷的众生,也是自性的一种迷,你觉悟了就等于度脱了。自性是佛道,你觉悟了的...
二证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二求 | 下篇:二识 |
梵语 saptakrdbhavaparama。又作极七返生。意谓至多仅须往返七次受生。即住于预流果而尚未断除烦恼之圣者,必须在人...
离言相取
四十八心
三种无倒记别
南阳
盖
摩咥哩制吒
无有暂时少有所施
四处十六会
沉心及策心
马有八态譬人经
佛教医术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苦乐都随缘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推荐】天底下最划算的投资

鹦鹉往生的事例
放生的三个程序
圣严法师《诵经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