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的净土。通常是指阿弥陀佛的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十种得戒缘之一。谓将受戒之比丘尼,容姿端丽者,若往精舍受戒之途中,有遇难之虞,佛则遣使,为授具足戒。[俱舍论...(一)唐代禅僧。出身、生卒年皆不详。属青原行思法系。从天皇道悟出家,得悟玄旨。后结庵于澧州(湖南澧县)龙潭禅院...法融,是禅宗牛头派的创始人。俗姓韦,润州延陵(江苏丹阳县延陵镇)人。十九岁(612)入句容茅山从三论宗僧炅法师剃度...指求涅槃圆果之心。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大五四·二三○上):“圆具圆心,遵修律藏。”涅槃乃完全灭除烦恼,超越生...(动物)转轮圣王七宝之一。名马王婆罗醯,住大海之洲内,有眷属八千,若转轮圣王出世,则取最小者为马宝。见经律异...释氏要览卷上引十诵律所说着衲衣之十利,即:(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容...梵名 Kanpila。为佛陀弟子之一,无量寿经同闻众中可见其名。坚伏在大阿弥陀经中称为[月*甄]脾坻,在庄严经中称为紧...【于应恭敬而不恭敬过失】 p0753 瑜伽九十九卷四页云:若于尊教,轻触怨咎,怒睛恶视;不恭敬听受别解脱经等。...(明王)Trailokyavijaya,多龄路迦吠阇也之略。降三世明王之梵名。秘藏宝钥上曰:多龄三竭无明之波涸。...子题:故妄语、默妄吉罗、说戒默妄古谓方便今为根本 含注戒本·戒经序:“如是比丘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四载,有一长者就家设供,欲供养佛及僧众,比丘皆去,唯世尊独留在寺,令人取食,不赴...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现在有好多居士都愿意到庙里面住一住。他们来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样。有的是想亲近师父,效仿前人游方参学来的。也有的...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马祖问:你在做什么?石巩答:牧牛。马祖再问:怎么牧?石巩...离开纽约不到四年,这次重回纽约,我问了很多道友:有没有拜忏啊?地藏圣号有没有念?修行的功课有没有断啊?有的答...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们,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备,不要等亲密的人痛苦地死亡,或病入膏肓时,才不得不反省人...
底下就是佛所说的偈子,是前头长行文的重颂。 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 我若跟你讲,讲到恒河沙劫那么长时...
每一个人有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不是他脑子不好用,也不是他生不逢时,我告诉你这就是福报。...对于邪淫的意乐(意乐,包含想、动机和烦恼三方面意思编者),有人会觉得: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实际上邪念一动,就是...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以佛教的说法,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实就是九...
一佛净土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一佛世界 | 下篇:一切智人 |
(人名)Uttaramanas,婆罗门名。译曰上志。大梵志之贵族。见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下。...
遣使得
崇信
法融(594—657)
圆心
马
衲衣十利
坚伏
于应恭敬而不恭敬过失
多龄
说戒默妄定罪重轻
五不赴请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你到寺庙里干什么来了

子真牧牛
【推荐】梦参老和尚谈修行
生命感悟法语系列

念《地藏经》出了障碍怎么办

为什么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赚钱
邪念一动,就是罪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