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殿堂壁外露坛名月坛,盖月光常到处也。

《东福寺入寺记》云:“新命过佛殿西月坛。”

《东坡诗集·扈从景灵宫诗》云:“道人幽梦晓初还,已觉笙箫下月坛。”

忠曰:“近水户侯 光国 造大学明伦堂,其壁外坛曰月台,老者得乘舆到于此。水户侯依清儒朱之瑜指挥,造二十分一之明伦堂云。 月台即月坛也。”

《永觉晚录·重建鼓山涌泉寺记》云:“大殿乃谋再造,即命石工甃殿前月台及大庭石。”

《无怨公案·抢劫类》云:“县主即起乡夫七八人抬其石而至,令放于月台之下。”抬,击也,非义,恐讹扛,对举也。

《隋史?遗文》云:“秦叔宝贩马,到潞州二贤庄单雄信所,见主人立在檐前,只得站立于月台傍边。”

忠曰:“是农家,亦称月台。”

《水浒传》云:“梁中书起身,走出阶前来,从人移转银交椅,直到月台栏干边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