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全一编。东晋僧慧睿(355~439)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出三藏记集卷五。因昙乐等人怀疑般若、法华、涅槃等三经有...(名数)有二说:一贤首所说之十类:一恒本,不可说之微尘数身,现微尘数之刹土,尽未来际,念念常说普说未曾休止者...【无记及无漏业不感异熟】 p1097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八页云:问:何故无记及无漏业、不感乐受等异熟耶?答:诸无...无论善恶事,每一业均可分成加行、根本、后起三部分。作一事时,其前之方便称为加行;完成其事之刹那,其表业与无表...(譬喻)恶业之害身譬如贼。性灵集八曰:业贼日集。...四种意识之一。为定中之第六识。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等四种分别,其中,明了意识与眼、耳等五识俱起,故称...【佛证净乃至僧证净】 p0656 显扬三卷十八页云:一、佛证净。谓已见谛者,于如来所,善住出世间信;及后所得善...Faxian 东晋僧人、旅行家。俗姓龚,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丘)人。3岁时,父母送其至寺院出家。20岁受大戒。因慨...指诸佛菩萨之广大本愿。佛菩萨以其本愿力,救济众生,度生死海,送至彼岸之净土;犹如船筏之运载旅人到达彼岸,故以...(术语)犹言存废。又有无之意。解深密经二曰:思择废立而常安住。梁高僧传明律篇曰:开遮废立不无小异。...(术语)五轮三昧之一。金沙为真实无著之义。修禅定断见思二惑,起无漏智,无染无著,因是断尽一切烦恼,得道果,故...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
要管理好我们的心,具体操作就要讲到调心,我把心比喻成牛。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一条牛从不听话、不耕田、不做活,...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的佛教行门就是修持的方法,可以说是禅宗和净土最为契机,容易上道。那么禅宗发展到...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佛家认为,众生与佛在佛性上是平等的,人人皆具佛性,人人...
我们禅七打到这个时候,应该功夫有个受用,能提得起。本来呀,在行香的时候,一定要把住功夫行,要把住话头行。如果...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时,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他的举动恰好被路过的面试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
本文摘自《净土圣贤录续编》。百不管是不计较世间的俗事俗累,不管是放得下娑婆世界的牵挂。断得了一切牵挂,才可以...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验的比例上考察,佛教远比其他神教的祈祷功能,更显著、更有力...人生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善恶因果,最可怕的因果报应是冤家债主上身讨债索命。冤家债主执行重大因果讨报之前,往往有...
息三暴害
【释氏要览】
僧祇云。身暴害者。比丘入人家。牵拽小儿。打拍推扑。破损器物。斫牛脚。刺羊眼。将他谷米豆麦和杂。若田中须水决破令去。不须者。开窦放入等。口暴害者。诣王臣前。谗佞良善。身口暴害者。于屏处藏身。作异声怖人等。
上篇:五部律 | 下篇:问五部衣得取段著否 |
【中有具不具根】 p0362 大毗婆沙论七十卷四页云:问:中有诸根、为具不具?答:一切中有、皆具诸根。初受异熟,必...
喻疑
华严经十类
无记及无漏业不感异熟
根本业道
业贼
定中独头意识
佛证净乃至僧证净
法显(约667~422)
大愿船
废立
金沙轮三昧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十牛图颂》略说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
及时为心灵沐浴和洗涤

哪还有什么比了生死的事大呢
怎样拥有人生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