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指伏、信、顺、无生、寂灭五忍,前四忍各分上、中、下三品,后一忍分上、下二品,总称为十四忍。(一)伏忍,地前三贤...为“无始自然薰”之对称。又称始有薰。谓依修行外缘之力,显现本有之因果,以薰习而起净法。据释摩诃衍论卷五载,因...谓现在之法,灭其作用,于过去中谢去。于佛教谛理中,世间既无常恒不变之有为法,故知此等有为法必皆随每一刹那之消...【方】 为五位百法中的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方是空间分位,如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百法直解》曰:‘方者,依...略称俱生。即同时并生起而不相离之法。依俱舍论卷四谓,诸法中有决定俱生者。在欲界,极微聚最少,犹与八事(能造之...【非极远】 p0712 瑜伽十五卷八页云:非极远者:谓非三种极远所远。一、处极远,二、时极远,三、损减极远。如...(譬喻)若有小儿啼,则与杨树之黄叶以止啼。譬佛之方便也。涅槃经二十曰: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杂语)说文曰:无发也。经中斥破戒无行之比丘,谓之秃人,又云秃居士。以彼虽剃发而无出家沙门之行,但是秃头之俗...【静虑无色各有四种】 p1379 显扬二卷三页云:于诸静虑及与无色,复有四种应知。一、杂染,二、洁白,三、建立,四...(杂语)一乘之教味,唯一不二,故曰一味。...(杂语)Kumāra,又作矩么罗,鸠摩罗。译曰童子。见西域记十。...僧伽吒经...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假设我们以这一念凡夫的心去观察,我们只是就着它的一部分,偏重一部分来说明。我们这一念心有可能是有,它有它的正...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对弟子们说:我现在要到天上去说法,你们有缘也跟著来吧!说完,立刻走了。 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首菩萨所宣说,阐述佛之因行果德,广大圆满、...
犯杀戒的过失,在大乘菩萨藏中,最大的罪过!绝菩提根,断慈悲种,其罪较贪欲尤过之!男女恋爱又可教化,唯杀嗔恚,...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自己有时会想不通,为什么求夫求妻可以求得到?为什么会感得一个好的伴侣。人不是都...
人生几十年只在瞬息之间,纠缠于蝇营小事中却忘了生命无常。其实,有时候生命很脆弱,脆弱到我们没有任何的准备去承...
五备
【释氏要览】
罗什答远法师书云。夫财有五备。谓福。戒。博闻。辩才。深智。兼之道隆。未具者凝滞。仁者备之(或圣化物之资用。故名财也)。
上篇:问舍戒已更得出家否 | 下篇:物体 |
(术语)如言无著,谓虽接于万境而一无所依也。是之谓无依道人。临济录曰:这个无依道人乘境出来。又曰:达六种色声...
五忍
始有建立薰
落谢
方
俱生法
非极远
杨叶
秃
静虑无色各有四种
一乘一味
拘摩罗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却是涵盖一切

持诵《华严经》的感应,到底有多么不可思议

犯杀戒的过失
你是人吗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前世今生夫妻缘
